新华网重庆教育频道4月23日电 “怎样从小就让孩子认识自己、尊重自己?”4月21日,重庆市渝北庆龄幼儿园召开育儿主题家长会,与家长分享育儿理念和成长方法。

家长会上,庆龄幼儿园园长邓雪梅全面阐释了“成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她介绍道,“成为自己”的儿童教育观来源于自身的成长经历与思考,“作为教育者我一直问自己:可否从小就让孩子认识自己、尊重自己、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

重庆市渝北庆龄幼儿园园长邓雪梅。新华网发(幼儿园供图)

尊重个体发展 保护孩子的独特性

“成为自己”的教育是在幼儿园教育中,作为独特主体存在的教育者,对幼儿——独一无二的个体存在之间的对话,旨在培植和引发幼儿内心强大的精神力量,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按照自己的步调积极发展的过程。

什么是“成为自己”?邓雪梅分别从儿童观和教育观两方面进行了阐述,她说,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存在,儿童发展的核心是自我发展,其发展是个体按照自己的天赋、步调、节奏逐步展开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并不是消灭这些独特性,让孩子成为具备某种共同特征的人,而是激发、呵护和培植儿童与生俱来的独特性,让孩子成为自己,不是成为别人,更不是成为成人,在教育的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幼儿自我的体验与发展,引发幼儿对自我的关注、认知和重视。

家长会上的互动小游戏。新华网发(幼儿园供图)

家园共育 让儿童成为最好的自己

如何“成为自己”?邓雪梅认为“成为自己”的核心是给孩子自由、信任和安全感,建立坚定的效能感和自我认同感。需要家长和学校的相互配合。

她提出,“成为自己”的幼儿园实践应从膳食管理、环境生态、课程设置、师资团队、主题活动等方面进行调整、创新,并对家长提出两点具体要求:一是及时纠正自己的教育行为,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意识;二是希望家长能自觉遵守、配合幼儿园的管理,共同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此外,家长还应经常与孩子对话,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身心发展,将鼓励变为常态,给孩子树立自信;帮助他们建立生活常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报兴趣班,多陪孩子玩,让他们去观察,去探索,去实践,在自由欢快的氛围中去学习和成长,激发孩子的创造力。通过家园共育实现培养孩子积极的自我概念、良好的自我价值观、有效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等儿童发展目标。

“‘成为自己’的教育思想在于对人的尊重,教育的目的是顺应儿童发展需要,及时给予支持,发现和激发天赋,发展潜能,最终实现儿童最大限度的成长,让儿童成为最好的自己。”邓雪梅说道。(李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