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器劳动不付出辛苦,而且机器不需要富裕,所以它不能创造价值。如果没有渔网,渔夫花五天徒手抓鱼,可能不能抓到十条鱼。

机器本身的劳动的产物。举例来说,一个渔夫花了四天,制造了一个一次性使用的渔网,然后五天用渔网打了十条鱼。那么,渔夫为了获得十条鱼,是劳动了一天,还是四天加一天。当然是五天,

渔夫为什么不徒手抓鱼,而是要先做渔网,再用渔网打鱼,因为后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如果没有渔网,渔夫花五天徒手抓鱼,可能不能抓到十条鱼。正因为渔网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所以渔夫才愿意先制造渔网,再用渔网打鱼。所以,机器的作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或者说,在生产中,它与工人的劳动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是不同的生产要素。人并不是不好用的机器。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由于其内在矛盾决定了其销售总量,从而生产总量有限。这样一来,在机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情况下,生产出现过剩,就出现了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失业不可避免的一个根本原因,马克思称之为相对过剩人口。

商品的价值就是劳动人民付出的辛苦。我用我的商品去换别人的商品,就要求用我的辛苦去换别人等量的辛苦,这样才不吃亏,这就是等价交换。如果我用较小的辛苦换取别人较大的辛苦,就不是等价交换,我占便宜了,就会剥削了对方,那我便会富裕,他就会贫穷。

比方说,我花了一个月时间造了一辆车,另一个人花一年的时间生产了一千斤米,我用一辆车换了他一千斤米,这就是我用一个月的劳动时间换了他一年的劳动时间,我劳动一个月等于他劳动一年,我在市场就占了便宜,所以说我会逐渐变为富豪,他永远只能是农民。所以,价值就是劳动者付出的辛苦。机器劳动不付出辛苦,而且机器不需要富裕,所以它不能创造价值。工人被资本家视为机器,视为牛马,但工人本质上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会想富贵。所以工人的劳动要给他计算价值,他的劳动成果应该归他,他创造多少价值就应该享用多少价值的东西,这就是等价交换的要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