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2日,日本青森縣陸奧市一位77歲的社長,因爲遲遲未支付包括4名中國技能實習生在內的公司15名員工的工資,被青森縣陸奧市勞動基礎標準監督署將有關材料送到檢察廳,理由是涉嫌違反日本《最低工資法》。2019年3月,位於青森縣八戶市的一家縫紉公司因爲拖欠越南技能實習生的工資,被當地勞動基礎標準監督署將有關材料送到檢察廳。

◆《日本新華僑報》記者 王亞囡

拖延中國技能實習生工資的事件再次發生!4月22日,日本青森縣陸奧市一位77歲的社長,因爲遲遲未支付包括4名中國技能實習生在內的公司15名員工的工資,被青森縣陸奧市勞動基礎標準監督署將有關材料送到檢察廳,理由是涉嫌違反日本《最低工資法》。

據瞭解,這位77歲的社長經營着一家名爲“高橋產業”的水產加工企業。從2017年10月開始,拖欠了15名員工的總計195萬日元的薪酬。

黑心老闆終被法律制裁,這固然是一種進步。但是,前進這一小步卻用了將近兩年的時間,不能不讓人對日本勞動監督部門的工作效率提出質疑。

記者瞭解到,早在2017年4月,就有“高橋產業”的員工到勞動基礎標準監督署反映情況,該署也曾經派出人員到現場指導,然而問題並沒有徹底解決。其後,“高橋產業”經營狀況日益惡劣,瀕臨破產。在這種背景下,“高橋產業”的老闆不顧員工死活,聲稱要把公司的運營放在第一位,並以此爲理由拖延工資的發放。

記者還了解到,截至2017年10月底,青森縣有外國人勞動者2614人。在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位列第43。目前,日本大約有127萬9千名外國勞動者,青森縣的外國人勞動者只佔其中的0.8%。而事實上,青森縣在農林水產、建築、介護行業等領域對外國人勞動者有大量的需求,近年來爲了解決這種需求也做了一些努力。顯然,他們的這些努力還不夠到位。

2018年2月,位於青森縣青森市的城邦商事株式會社讓包括15名中國技能實習生在內的31名員工超時勞動100多個小時。2019年3月,位於青森縣八戶市的一家縫紉公司因爲拖欠越南技能實習生的工資,被當地勞動基礎標準監督署將有關材料送到檢察廳。

發生在青森縣的這一樁樁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事件,一方面說明日本嚴重地缺乏勞動力,苦於這種困境,政府不得不推出加大引進外國人勞動力的新政,並且從今年4月1日開始實施。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口惠而實不至,在新政的監督上嚴重缺位,以至頻頻鬧出拖欠、剋扣、拒付外國勞動者工資的醜聞,勞動監察部門也顯得行動遲緩、效率低下。由此可見,爲了維護包括中國技能實新生在內的外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日本社會亟需匯聚各方面的力量進行綜合治理。否則,日本勞動力市場的壓力或許有所緩和,日本社會的國際名譽則會一落千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