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說:“一個人真正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渺小。”

如果一個人只看到樹而沒有看到森林,就會只看到自己優點而沒有看到自己缺點。經常以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就會把自己看的越來越高,以至於飄飄然、昏昏然,最終裹足不前。

有一個沮喪的年輕人,一路來到終廟,向主持明心禪師抱怨說:“我很喜歡畫畫,但是我走遍了世界各地,都沒有找到一個令我滿意的老師。“

明心禪師淡淡地笑着說:“雖然老僧不懂丹青,但也喜歡欣賞和收藏一些名家作品。既然施主擅長繪畫,是否能留下一副墨寶給老僧。”小和尚應聲立即去準備了文房四寶。

明心禪師繼續說道:“老僧最大的愛好是在業餘時間品茗喝茶。施主不妨爲老僧畫一個茶杯和茶壺吧。“

年輕人欣然答應,鋪紙研墨。過了一會兒,一個傾斜的茶壺和一隻精緻的茶杯躍入紙上,栩栩如生,壺中的壺水慢慢吐出茶的香味,慢慢注入杯中。

年輕人又龍飛鳳舞地在宣紙上落上了“茶香四溢”四個大字。

擱筆後,年輕人問明心禪師:“禪師,這幅畫是否讓您老滿意?

明心禪師看了一眼,搖搖頭說:“你畫得很好。然而,我覺得你顛倒了茶壺和茶杯的位置。在老僧看來,應是茶杯在上,茶壺在下。”

年輕人聽後大笑起來說:“禪師好糊塗啊。哪有茶杯往茶壺裏倒水的道理?“

明心禪師捻着鬍鬚笑了笑:“孺子可教也!你這不是知道這個道理嗎。可惜的是,這些年來,你總是把杯子舉得的,比你需要請教的“茶壺”還高。那樣的話,老師們智慧的“香茗”怎麼能倒在你的杯子裏呢?”

年輕人如夢初醒,連連嚮明心禪師鞠躬、拜謝。從那以後,他謙虛而恭敬地向老師學習,並結合了衆家之長,最終成爲繪畫。

通過這個故事也讓我們懂得——做人謙下爲要,學習虛心爲真。

生活有時也是這樣,做人,把自己看低一點,就會多一份凊醒,少一份陶醉。就能常懷—顆謙虛之心,就能時常提醒自己“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從而見賢思齊、取長補短。

司馬遷史記·李斯傳中有句話:“泰山不允許土,所以可以大。泰山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爲它沒有摒棄微土,積澱成現在的成就。江河之所以如此深邃,是因爲它們不排斥微妙的河流,並匯聚成目前的規模。

事實上,把自己看低一點,自己也不一定就低。此外,一個人的本事不高,別人也很難對你評價很高。更重要的是,即使你真的很有本事,你也分不清誰比誰好,因爲人總是在不斷發展的。所以,把自己看低一點,於己於人都有好處。

把自己看低一點,就可以與人平等相處,就能謙虛的聽取他人的意見,就能聞過則喜、聞過則改。當你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有人會主動幫助你出注意和想辦法。當你有缺點和不足時,有人會敞開心扉給你指正,從而讓你走得更遠、更穩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