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華糧網

調研背景:由於23-24部分農民玉米種植收益減少,部分農民計劃轉種大豆,考慮到在東北地區,大豆和玉米播種期相近,存在土地競爭,改種大豆可能會降低玉米的播種面積,但是對於應該如何量化這種變化,各方說法不一。除此以外,我們對於本年度的單產水平和下一年度的種植成本收益情況也有待驗證,帶着對此的疑問,我們前往東北產區開展玉米大豆調研。

調研目標:通過實地調研,瞭解:1. 東北玉米和大豆種植結構的變化情況 2. 東北年度種植成本的變化情況 3. 東北玉米和大豆的單產水平 4. 東北大豆和玉米的補貼情況

調研路線:齊齊哈爾北部--黑河西部--黑河南部--黑河北部--綏化北部

調研小結:

1.齊齊哈爾-黑河-綏化所覆蓋的大豆產區在種植結構上因補貼收益和輪種情況向擴種大豆的情況增加,增幅浮動在0.5%-20%之間;玉米作爲大豆的爭地品種相應減少;輪作土地大豆和玉米的比例接近1:1,個別以2:8比例進行輪換,輪作對於面積變化的影響有限;

2.調研期間該地區連續降雨,低溫+地塊過墒導致機械作業困難,播種期或延遲1-2周,部分受訪者認爲五月中旬沒能完成玉米播種的情況下將改種大豆,存在大豆麪積增長的後續可能;

3.種植成本上,玉米爲主流的區域因前一年種植收益下降導致地租下移20%-30%;合作社對於地塊的集中需求導致部分區域地租少降或增加,波動幅度在-1%到+4%;

4.地租外成本下降5%-10%,化肥因大豆種植增加需肥量減少抑制需求而跌價;種子成本漲跌互現,變化有限。整體浮動在4000-7000之內,對於總成本影響有限;

5.調研區域玉米單產900-1600斤/浮動,穩中有降,乾旱+秋澇是減產的主要原因;

6. 補貼數額根據種植主體類型不同而分化,集中度高規模化效應明顯將會獲得更多補貼,同時也會帶來部分地租成本的上移。

第一部分 種植面積調整的影響因素

結合調研,種植主體調整種植結構源於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因素:

首先需要了解種植主體的結構,因爲由於種植行業的收入水平有賴於規模化大小,這意味着在單產和售價無法拉開差距的情況下,種植主體的收入差異將極大取決於種植面積,規模化和集中化都將提升生產效率。從規模化角度來看,受訪種植主體中,有7.7%(2/26)的僅種植自有土地,其餘受訪者將土地出租,交由種植大戶進行種植,或者自己進行包地種植;從集中度角度來看,合作社也在推進土地耕作的規模化和高效化,受訪合作社耕作面積在1-1.3萬畝的水平。受訪的村鎮中,有50%-67%的土地爲平均面積600畝的大戶/合作社所耕種,其餘以散戶爲主。受訪者表示,土地規模的上升,更便於使用大型機械設備提高效率,在農資採購上也存在議價空間。

雖然受訪種植主體所耕作土地面積較規模化種植仍有一定距離,但是這都意味着在經營過程中種植主體都需要大規模購買農資、租用/購買農資設備,對其而言是一種獲得主要收入來源的經濟活動,而非打工之外的收益補充,這也就意味着1. 種植規模和糧價對收入帶來的變化影響顯著,2. 本年度種植收入的變化也將反饋到新季最終種植結構上。

從總面積變化上看,調研區域調研覆蓋區域種植總面積基本沒有發生變化,除了梅里斯區反映低窪地在秋澇之後發現不適合種植旱地作物遂改種水田,甘南地區有部分村鎮整體種植水稻,種植面積穩定,其餘地區旱田總面積不變。

種植結構上和積溫對於作物的適用性有關。黑龍江第三積溫帶存在大比例的種植結構改變,但是在第四、五積溫帶區域種植主體品種分配上更爲平衡。齊齊哈爾北部地區樣本80%都是玉米佔比大於50%的情況,存在20%到30%的玉米比例調整,大豆補貼收益是主要原因;黑河、綏化北部區域大豆種植比例較多,除了愛輝區因爲玉米高產玉米種植比例佔7成以上以外,其餘區域玉米和大豆的比例分配上,多爲40:60或者50:50的結構,種植主體解釋這樣的結構一方面便於獲取補貼帶來的穩定收益,另一方面是大豆種植過程中的重茬會導致雜草的出現,雜草將與大豆植株爭光爭肥,進而導致下一年大豆生長不良,產量降低,50:50的種植的種植結構可以更好的進行玉米-大豆的輪作,改善單產水平,這意味着在此類種植結構的調整中,改種大豆對於玉米種植面積的影響較爲有限。

種植結構上存在因爲收益條件改變的事實,在齊齊哈爾北部地區,玉米種植佔比減少0到10%不等;在黑河區域,玉米種植佔比波動+8%到-30%,增量主要源於大豆銷售情況不佳,其餘區域減少玉米種植主要源於玉米售價的下降,存在對於24-25市場年度收入的擔憂。

假設在齊齊哈爾北部地區,按照單產1250-1300斤/畝,地頭售糧價格0.85元/斤來計算,農民淨收入15937-17212元/公頃,考慮到上一市場年度單產高於23-24市場年度,糧食售價平均1元/斤來計算,收入降幅達到17%,種植主體收益下降更爲明顯。在玉米收入結構逐漸趨於市場化的當下,種植主體的收益波動極大,在無法對沖地租上漲風險的情況下,部分種植主體部分轉向大豆種植,原因在於大豆種植存在補貼收益,相當於爲種植收益賣了一份期權。

第二部分 量化面積調整對於供應的影響

上述情況反映玉米種植面積仍存在因改種大豆而減少的可能性,接下來的問題是,影響程度有多大。

根據種植面積顯示,黑龍江近年來種植面積逐漸趨於穩定,保守估計調研覆蓋區域玉米種植面積佔全省玉米種植面積的2.6%(黑河+北部農場),而結合當地10-11噸/垧的基礎單產水平,我們認爲全部改種之後玉米產量減少爲100-120萬噸,相對於4000萬噸的黑龍江玉米產量佔比爲2.5%-3%。

第三部分 天氣對於種植結構的影響

除了種植收益帶來的直接影響,天氣在其中也存在可能影響。我們在調研路上出現3天的間歇性降雨,導致土地過度溼潤,大型機械難以作業,整地、播種過程被延遲,如果降雨持續到10號以後,部分種植主體將會選擇改種大豆而非玉米。

根據天氣情況顯示,未來天氣將短暫回溫,有利於春播開展,5號、10號調研區域將出現降雨,如果不持續改種影響有限。

第四部分 種植成本和單產變化情況

種植成本也是前期市場關心的問題所在,理論上認爲玉米種植收益的下降,種植主體將對地租價格形成負反饋,進而帶來24-25地租成本的下降,那麼實際情況是什麼樣的呢?

答案是 Yes AND No

一方面對於玉米種植面積佔主流的調研區域,玉米播種面積由於23-24玉米收益的下降出現了地租下降的情況,根據統計結果來看,地租降幅來到20%-30%之間;另一方面也存在地租成本上漲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出現源於兩個原因:一個是合作社對於當地土地的集中需求,高價租地帶來了部分區域地租上漲,土地集中可以讓合作社符合部分補貼的申請標準;另一個原因是對於大豆爲主的種植區,由於土地出租方已經將補貼收益計提到了地租中,帶來了地租的上漲或者較小降幅。從調研情況來看,大豆種植的主要區域以及農場涉及的地區有上述情況。

除了地租成本的變化外,農資成本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化肥的成本由於本年度進口放開後出口不及預期、商業庫存累庫、大豆種植降低含氮肥料的施用量的情況而小幅下調30-60/畝,種子成本也由於糧價中樞下移而下降,不過相比於地租成本的降幅,地租外成本對於總成本的降幅影響有限。

我們也在調研過程中瞭解了當地玉米在23-24年度的單產水平,受訪者表示上一年的春旱+秋澇影響了產量,23-24平均單產水平在1150斤到1330斤浮動,平均水平在1200斤到1430斤浮動,降幅4%-5%之間。

結合新季種植成本和去年單產水平,我們認爲24-25市場年度的種植成本將下降13%-15%。

綜合上述情況我們可以對玉米大豆複合種植區域的玉米情況得出以下結論:

1. 由於玉米種植收益的下降,疊加對補貼的需求,調研區域玉米種植面積下降,但是相對於本省總產量,對於玉米播種面積的影響有限;

2. 如果持續降雨,將影響該區域的玉米的春播進度,存在改種大豆的可能性;

3. 種植成本由於23-24市場年度玉米種植收益的下降而下降,降幅區間在20%-30%;除此以外,仍有部分區域的地租因爲土地集中需求和種植補貼而上漲,漲幅在1000-3000元不等;

4. 考慮到種植成本的下移,以及調研區域去年遭遇乾旱情況,新作種植成本將下移13%-15%。

中信建投期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