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安庆日报三五好友,无需远行,到郊区或公园,支起帐篷、挂起三角旗、打开折叠桌椅,再点上氛围灯……露营这一微度假旅游方式成为不少人“五一”假期出游的新选择。(5月4日中国新闻网)

不管是一家人,还是约上三五好友,既不用舟车劳顿,还能与大自然来一个亲密接触,同时在野炊、烧烤、棋牌等等娱乐游戏过程中,放松了身心,增进了亲子关系、促进了家庭成员或朋友之间的情谊。这大概就是“露营热”兴起,“帐篷经济”如火如荼的重要原因吧。

露营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理应得到鼓励。而“帐篷经济”的方兴未艾,也带动了周边产品的热销,包括帐篷、天幕、露营车、小夜灯、烧烤架等等物品,都迎来了销售旺季。有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将上升至2483.2亿元人民币,带动市场规模将达到14402.8亿元人民币。

“帐篷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同时,也有两个问题需要关注,那就是安全与文明。甚至于可以说,“帐篷经济”能否得到长远和健康发展,是要以安全与文明为前提的,如果没有了安全和文明作为保障,那么也就很难保证“帐篷经济”能够从“网红”变成“长红”。

露营的安全问题,主要关涉到两个方面。一个是露营的地点选择要坚持安全第一。既然是外出露营,很多人都喜欢选择在有山有水的地方,这无可厚非,但是一定要避开一些危险的,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比如不要距离河道太近,更不要在河谷露营,因为要防备夜晚突然降雨,上游形成洪水,很容易让下游的露营者陷入危险境地。

第二个则是财物和人身安全。露营说到底就是露宿野外,很多露营地更是地处偏僻,人迹罕至,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防备周围有不法分子打露营者财物的主意。而露营者的应对措施,除了在露营地的选择上,尽量不要太偏僻之外,最好能够多个家庭互相照应,彼此关照,以防万一。

文明问题,也是“帐篷经济”下需要重点强调的。很多露营者缺乏文明意识,在野餐、野炊、烧烤之后,要么留下遍地垃圾,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要么存在践踏草坪、攀折树木,甚至是偷摘偷挖露营地附近村民蔬菜、水果、庄稼等等问题。这不但是不文明的,同时也很容易引发和村民的纠纷矛盾。

文明应该是每一个露营者的必修课,露营者既要管好自己,同时也要约束好自己的孩子,尽力做到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无痕旅游”,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减少对附近居民的打扰。

随着全国天气转暖,气候适宜,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走出家门,选择露营生活,从而推动“帐篷经济”进一步发展。对此,我们也希望每一个露营者都牢记安全与文明,享受与大自然相处的美好。

□苑广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