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黄楚新:

数据创新赋能传媒行业深度转型

黄楚新受访者供图

从2023年下半年到2024年,“新质生产力”一直都是热词。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很多行业来说都能适用,其中包括了传媒行业。

那么新质生产力能够在哪些方面赋能传媒行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黄楚新对此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转型升级 传媒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尝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传媒领域,新质生产力可以赋能媒体行业转型升级,可以视作传媒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下的一次新尝试。”在黄楚新看来,传媒行业的新质生产力有几种表现形式:一是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二是云计算技术;三是大数据。

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不仅能够提高新闻行业的生产效率,对于我国传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云计算能够为新闻机构提供强大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功能。而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大数据打破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质态,能够推动新闻工作者进行高效生产,并优化传媒机构生产资源的相关配置。“随着数字技术加速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层面,现有的数据资源供给规模正在呈指数级增长,数据的这种创新性能够赋能技术革命和传媒行业的深度转型。”黄楚新说。

关键词:人才培养重 视传媒人才的“头雁效应”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产业创新为主导,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

黄楚新认为,传媒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做到以新技术促进生产力三大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变革:“要特别关注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变化。”

在劳动者层面,培养相应传媒人才是关键。要做到重视传媒人才的“头雁效应”,推动传媒从业者在高度数字化和技术驱动的环境中展现相应能力和创造力。

在劳动资料层面,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数字工具和网络平台来生产、编辑和分发内容。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技术也成为新闻机构处理大量数据、存储庞大文件和高效协作的重要工具。

“此外,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制作更具沉浸感的报道提供了可能,这些都是新的劳动资料,极大地扩展了传媒产品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效果,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黄楚新说。

关键词:技能提升 跨界整合创新提高竞争力

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从业者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都提出了新要求。

“如今,新闻的采集、制作、分发方式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新闻从业者要主动了解和提升其他领域的知识技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应高端先进设备,进行跨界合作,还要能够进行多平台、多模块的内容生产和管理。”

黄楚新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新闻从业者需要具备三大素质和提升的能力。分别是充分利用融媒体技术的能力、跨领域知识整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应用,将直接影响新闻从业者的竞争力。”

黄楚新提出,在新媒体时代,要跳出媒体做媒体。“在万物互联、一切皆媒的时代,媒体是一个多元的信息传播载体,可以和文创、教育、技术、游戏、房地产等社会中任何一个相关机构链接起来,利用自身的媒体影响力来搭建产业链条的延伸力。”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闫雯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