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济南时报

“为消除学生攀比心理,确保学生足部健康,建议各中小学校如校服一样,由学校统一组织家长出钱为学生配备校园健康运动鞋,每双运动鞋价格在600元左右,费用由学生家长承担。”近日,安徽省淮北市部分学生家长收到的调查问卷中,关于学校统一组织购买运动鞋的价格引发热议,有网友调侃称,“不行还是攀比吧”。

8日,安徽省淮北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称,教育部门只是在个别学校、部分班级发了调查问卷,是为回复人大代表的议案采集数据,并非让学生家长购买。8日下午,当地回应称,该工作已停止,问卷已被收回。(5月8日澎湃新闻)

尽管涉事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一再强调,这个调查只是征求意见、采集数据,没有别的意思,相当于走个流程,以便回复人大代表的议案,但不少网友还是从中读出了“别的意思”。“防攀比鞋”调查问卷被误读,值得深思。

这张调查问卷引发一场风波并不奇怪。对多数家庭而言,小学生穿600元的运动鞋堪称奢侈,以“防止攀比”的名义统一购买这么贵的鞋,就有了黑色幽默的味道,甚至给人一种“何不食肉糜”的荒唐感。

但客观讲,校方和教育部门的解释,也不是说不过去。有人大代表提出了这样的议案,到底可行与否,教育部门应给出回复。“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于是教育部门选择在部分学校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家长意见。

从调查问卷的设计看,也没有强制的意思,家长支持或不支持,均可在相应位置匿名打对号。而且,在“不支持”选项下面,还给出了“国家未出台统一标准”“穿运动鞋不一定消除攀比心”“价格高”等理由,并提醒家长要“如实填写”。

尽管如此,这份调查问卷依旧引发家长误解和网友吐槽。究其原因,首先是这个议案明显太不接地气,丝毫不考虑普通家庭的经济条件。甚至有网友揣测,提这个议案的人大代表可能是某运动鞋品牌的老板。

多数人认为“离谱”的议案,教育部门和学校竟一本正经地开展问卷调查,显然有考虑不周之处。如果明知“防攀比鞋”不靠谱还积极配合开展调查,岂不是增添非教育教学负担?更关键的是,无论学校还是教育部门,都应该能意识到,在家校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不少家长没有说“不”的勇气。为不伤孩子自尊,或讨好老师,一些家长可能会“打肿脸充胖子”,明明不情愿也会选择同意购买。现实中,家长“被自愿”的现象还少吗?总之,这次问卷调查引发家长误会给学校和教育部门提了个醒。(陈广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