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一則中國留學生在法國失聯的消息,在當地華人圈引發關注。 有網友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求助信息,稱一名叫Zeng Linqqi的26歲女學生在巴黎已失聯多日。


▲圖爲失聯留學生Zeng的生活照

失聯前行爲反常:

頻繁向家裏要錢,搬離學生公寓

失蹤女孩的母親鄭女士告訴紅星新聞,女兒於去年9月到位於法國巴黎的馬蘭歐尼法國分校讀服裝設計碩士,按計劃應該是今年12月畢業。

5月4日晚上7點半左右,在最後一次與母親通話後,Zeng便一直處於失聯狀態。女兒的突然失聯,令鄭女士陷入了焦急之中:“從聯繫不上女兒那天起到現在,我沒有一天是睡着了的。”

鄭女士回憶,女兒在失聯前曾經有一些比較反常的舉動。她告訴紅星新聞,早在4月底5月初時,女兒曾突然多次找家裏人要錢,“5月2日那天晚上,她又叫我轉錢過去,雖然金額不大,但我說你最近用錢太頻繁了,結果女兒就發微信跟我說,‘媽媽快點,有人威脅我,你不轉給我等下他要打死我的。’”之後女兒再次催促鄭女士,說有時間限制,要抓緊時間。鄭女士非常擔心女兒遇到危險,於是就立刻把錢轉給女兒,並讓女兒快去報警。“但女兒跟我說,不能報警,報警會被打死的。”

鄭女士表示,5月3日女兒又再次讓母親打錢。“結果4號她就失聯了。”

鄭女士稱,5月4日失聯當天,自己曾發信息與女兒聯繫,但並未得到回覆,直到當晚約6點到7點左右,女兒纔回信息表示,自己要換酒店住,準備去訂酒店。“此前女兒一直住在巴黎13區的學生公寓,爲何會突然要去住酒店呢?我一直追問女兒原因,她也沒有回覆。”

之後鄭女士多次撥打女兒的微信電話,女兒在接聽電話後,只是說自己有事情,讓鄭女士不要管,並提到最近學校在放假,但是學校5月7日有一個重要的會議需要參加。

“此後,我就再也聯繫不上女兒了。”鄭女士說。

失蹤當天神情恍惚:

買的奶茶都忘拿走

Zeng失聯的消息在法國華人圈引發關注。一名在奶茶店工作的當地華人告訴鄭女士,失聯當天下午5點半,Zeng曾到自己的奶茶店買飲料,但當時她注意到Zeng的狀態比較恍惚,甚至付了錢之後,奶茶都忘記拿走,感覺精神狀態比較差。

紅星新聞注意到,在社交媒體上,一名自稱與Zeng同校的中國留學生在尋人啓事信息下留言表示,兩週前曾在校園裏的一處椅子上看見Zeng在一邊打電話一邊哭,邊哭邊說:“對對對,都怪我,都是我的錯。”這位留學生表示,不知道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Zeng曾經借充電寶給自己,給人留下的印象是非常善良的。


▲Zeng失聯當天的視頻截圖

更讓鄭女士擔心的是,在女兒失聯之後,女兒的好友告訴她,很長一段時間來,女兒一直受到已分手的前男友騷擾,導致其一直處於壓力很大的狀態。

鄭女士告訴紅星新聞,女兒的好友表示,Zeng去年與在美國留學的男友分手,之後前男友曾在今年3月到法國找其複合,遭到她的拒絕。“具體他做了些什麼我不清楚,只是我女兒的朋友跟我說,我女兒精神壓力非常大。”至於這位前男友與Zeng的失蹤是否有關聯,鄭女士表示自己不清楚。

家屬稱已報警

在網絡上貼出了尋人啓事

鄭女士表示,女兒失聯之後,家屬就向法國警方報了警。“我們現在人在國內,也沒有護照,一時也去不了法國,現在心急如焚。”

5月10日,紅星新聞與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取得聯繫,並反映了有關情況。使館工作人員表示,將進一步瞭解情況後回覆。

爲了儘快找到Zeng,鄭女士和家人在網絡貼出了尋人啓事:

Zeng Linqqi,26歲,身高160左右,體重95斤左右,中長髮,頭髮染黃過,嘴右上角有顆黑痣,皮膚略黑,不戴眼鏡,平時喜歡戴一頂卡其色鴨舌帽,有少許劉海,住在13區porte de choisy附近,在Institut Marangoni(8區),在馬蘭歐尼法國分校讀服裝設計碩士,會說英語不會說法語。 失聯當天身穿藍色衣服,帶着帽子,手裏拿着一件藍色條紋襯衣。 最後一次與家人通話是2024年5月4日晚上7點半左右,自稱在麥當勞(可能是13區Choisy店)在此之後杳無音訊。若有知情者請加微信13607038335或撥打電話0754166633提供信息,家屬萬分焦急,找到之後,必有重謝。

延伸閱讀

“爸,我出事了…” 杭州女生日本留學被騙40萬,給家人上了殘酷一課

(都市快報)電信網絡詐騙,的確嚴重損害了不少人的利益,給個人和家庭帶來巨大的損失和傷痛。這其中,有些詐騙類型有時段性,比如一段時間集中發生,但針對留學生的電信詐騙,這些年更是一直沒有間斷過。

截至2023年12月29日,2023年“教育部平安留學”已累計發佈50期安全通報,每期通報中,都有不少國家發佈的電信詐騙提醒通知。

以中國留學生比較集中的英國城市曼徹斯特爲例,2023年1-9月,中國曼徹斯特領館收到的中國留學生遭遇電信詐騙報案的情況80多起,被騙金額共超過一億元人民幣。

浙江人選擇出國留學的家庭相對較多,因此這類案件也比邊遠地區多發。每月僅杭州市反詐中心就要接到好幾起報案。

記者分別採訪了被騙的留學生、留學生家長以及杭州市反詐中心,希望用盡量多的細節,盡力展現出騙子針對留學生進行電信詐騙的手段,提醒更多人防範。

聽過這些被害人講述的細節後,記者深深感到——面對詐騙,普通人不能太自信,“覺得自己絕對不會被騙”,正是可能被騙的主要原因。

口述案例1

在日本留學的女兒 被騙人民幣40萬元

給一家人上了殘酷的一課

“爸爸,我出事了!”2023年6月底,一個工作日的早上8點,常年上夜班的杭州人老孫(化名)被女兒的一個跨洋微信電話吵醒,剛接起來的第一句話,就讓他在夏日裏感受到了一陣寒意。

在確認了來電的確是孩子的微信賬號後,老孫迫不及待詢問到底出了什麼事。女兒帶着哭腔說:“我碰到了騙子,錢都被騙走了!”

一通來電,掀開了這個杭州普通家庭突遭的電信詐騙案。

半年時間過去,老孫一家人的心情從震驚、擔心,到逐漸接受、走出陰影。今天,他決定分享出自己的經歷,因爲“不想喫悶頭虧,希望能提醒一個是一個”(以下爲老孫第一人稱口述)。

我是老孫,70後,杭州土著,和老婆就生了這一個寶貝女兒。我們家目前有車有房無債務,雖然不算大富大貴,但生活的壓力並不大,家中積蓄也能支持女兒求學追夢。

2年前,我們把女兒送出國到日本攻讀修士(相當於國內的研究生)。經過一年的語言學習,女兒順利考進日本一所知名大學。她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個20平方米的小房間,透過每天連線的視頻鏡頭,我們欣慰地看着女兒把出租屋一點點用她喜歡的玩偶、手辦填滿,佈置成和家裏一樣溫馨的粉色系,一切看起來都很順利平和。



圖爲老孫女兒在學校附近租的小房間

去年6月,女兒的研一學期結束,她買好了機票,定好歸國日期。可我們夫妻倆幸福的期盼,卻被這樣一通電話打破了。

騙取信任、控制行動、切斷求助

騙子利用電話和網絡佈下天羅地網

我的工作時間比較特別,常年都是上夜班的,所以作息和普通人不同。女兒也一向懂事,幾乎不會在早上給我電話。但是那天,女兒顧不上那麼多,第一時間打來求助。

就在這通電話的前幾天,我們剛剛給她的銀行賬戶匯過一筆800萬日元(按當時匯率約合人民幣40萬元)的保證金,而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錢被全數轉到了騙子的賬戶上。

根據女兒斷斷續續的講述,我大概拼湊出了整件事情的原貌。這個圍繞着電話、網絡展開的騙局,從半個月前就開始了。一環套一環的圈套,一層又一層地把我們一家人都捲了進去。

時間倒回至6月中旬,女兒剛定好機票,準備回國跟我們團聚。

就在這個節骨眼,她突然接到一個來電顯示是“廣州市某公安局”(實際是騙子使用技術,給自己的來電顯示披了馬甲)的電話,一位自稱是民警的年輕男子在電話裏告訴女兒:“你的快遞遭遇了信息泄露,近期要注意甄別個人安全問題。”最初,電話裏只是簡單地提醒了幾句,掛斷電話後,女兒也沒有起疑。

但是過了兩天,這個電話號碼再次響起,裏面的民警向女兒傳遞了一個駭人的消息:由於你的個人信息泄露,現在你的身份被騙子盜用,捲入了一場國際詐騙案件。

騙子對這件事情的描述非常嚴重,着重強調了這是一場國際案件,犯罪團伙遍佈多個國家,包括日本。同時,這個案件正在保密偵辦中,因此女兒不能向身邊的同學、國內的父母提起,以防他們也陷入危險中。騙子甚至還向女兒洗腦,不能到日本當地報警,因爲當地的警察系統中也有壞人的滲透,一旦報警就是自投羅網。

涉世未深的女兒,被這一連串的“炸彈”給唬住了,在騙子要求“協助辦案”的誘導下,下載了一個App並開通所有手機權限,從那一刻起,她所有的個人信息就完全暴露了。

爲了進一步控制女兒,當時僞裝成警察的騙子告訴她:“真正的罪犯可能就在你的身邊。爲了你的個人安全,在案件結束前不要輕易出門,我們會通過24小時監控保護你的安全。”爲了防止女兒起疑,上網查詢類似情況,他們還以避免App監聽爲由,讓她卸載了手機裏所有的搜索軟件,包括B站等。當然,原定的歸國航班也只能取消了。

騙取信任、控制行動、切斷求助……女兒一步一步走進這個設好的局。

我們奔波幾天湊出的錢

全都一去不回了

女兒跟我們的關係很好,出國後每天都會堅持跟家裏通話或者視頻一個小時。

就在6月中下旬的一次日常視頻中,女兒有點緊張地告訴我們,自己的簽證出了問題,如果不解決就會成“黑戶”,不僅會被遣送回國,可能還會被日本拒絕入境,接下來的學業也成了問題。

當時,我們對女兒的話深信不疑,生怕真的因爲簽證問題影響女兒回國以及後續留學。爲了在最短時間內解決,我們緊急向親戚朋友借了一部分現金,動用了我和老婆兩個人的外匯額度,才湊滿了要求的800萬日元,轉到了女兒的銀行賬戶。

但後來我們才知道,“簽證出問題”只是一個藉口。真實情況是,騙子不斷給女兒“洗腦”,說她的案件涉及金額非常大,正在偵查中。鑑於她現在身在國外,可以向一個安全賬戶打800萬日元的保證金,等結案後證明她的清白,保證金就可以全數返還。

爲了配合“警察”轉出保證金,同時又保護父母不牽扯其中,女兒聽從“警察”的安排,用簽證出問題,需要800萬保證金的理由向我們開口要了錢。

諷刺的是,當時給女兒匯完錢,我們夫妻倆還想着以後去日本看女兒就不用再換匯了。可誰能想到,這幾天的忙活,都是在給騙子奔波。

女兒的黑暗15天

就在我們期待女兒解決簽證問題早日回國的同時,她卻在日本2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裏,獨自承受着黑暗的15天。

在被誘導下載App後,女兒就一直堅信自己的個人行蹤、電話都暴露在壞人的監視下(實際上確實如此)。所以接下來的15天,她不敢踏出房子一步,喫飯也都是靠外賣解決。哪怕最近的派出所離她住的地方只有兩三百米,她都不敢求助。

更令我們感到疑惑的是,那15天裏,我們正常保持着和女兒的聯繫,但卻根本沒有從她的語氣和表情中捕捉到異樣,這說明騙子的洗腦手法非常高超。

直到“警察”向女兒提出,要匯第二筆保證金到安全賬戶後,她才察覺到異常。

那天早上,她緊急回撥了當時來電顯示爲“廣州市某公安局”的電話號碼(最初騙子的電話披了馬甲,此處撥打的是真實公安局電話),聯繫上了真正的警察,被告知他們從來沒有因爲詐騙案件聯繫過她,更不會向她要求任何金錢的轉賬時,女兒才從這個編織的謊言中清醒,慌亂地給我打來了電話。

從派出所回來後

女兒依舊籠罩在巨大的恐懼中

女兒的這個求助電話,足足打了有三四個小時。通話中,她終於傾訴出了自己半個月來的遭遇,也對這筆巨大的損失感到非常內疚。

而當時我的第一反應,不是去責怪她,而是想立刻飛到日本去接女兒回家,但是由於我們夫妻倆都沒有提前辦簽證,只好無奈地保持線上陪伴。

在我們的鼓勵下,女兒先迅速卸載掉了騙子要求下載的App,然後做了一整天的心理建設,第二天鼓起勇氣到家門口的派出所報了案。日本當地社區派出所的警察都被女兒的經歷震驚了,表示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樣的情況,特地派出了2名警察,陪着女兒又到上一級派出所進行立案。

從派出所回來後,她依舊籠罩在巨大的恐懼中,即使在家也總覺得有人在監控着自己。我們只好從早上醒來後就一直保持通話,沒話講了就把攝像頭對着家裏的貓,一直到凌晨一兩點孩子入睡才掛掉。

爲了女兒的人身安全,我們讓她迅速改簽到最近的一班飛機,儘早回家。

6月底,我們終於在杭州蕭山機場見到了女兒。看着她失落的樣子,我們也不敢再細問關於詐騙的詳細過程,生怕再給她增加負擔,責備的話更是一句都不敢說。

對女兒過於信任

導致父母沒有用心甄別信息

對於這800萬日元,女兒也耿耿於懷,甚至跟我們提出,要不要回日本一邊打工一邊上學?我們只好安慰她:“我們的正常生活不會受影響,就是今後你的嫁妝得自己掙啦!”

在家裏待了一個月後,女兒又踏上了去日本求學的航班。經過這一個月的呵護和開導,她臉上的沮喪漸漸消散了,在每天一小時的線上聯繫裏,我們終於又看到了她的招牌笑容。

可能有人會問,我們爲什麼沒有核實清楚就直接轉錢了呢?更何況是這麼大的一筆金額。

覆盤整件事,我們父母的確也有疏忽的地方,主要原因還是對於孩子太過信任。

從小,我們對女兒就是“放養”模式的,在學習上對她要求也不嚴格,所以雖然高考成績並未達到預期,但還是考上了一所過得去的大學。從大二開始,她就獨自在學校附近租了間房子,開始自己學着燒飯做菜。除了上課,大部分時間都會宅在房間裏看書和喜歡的日本動漫。

大三的時候,她向我們提出了想去日本留學,從學語言、到申請學校、辦理簽證、找房子,一切流程都是她自己上網學習,一手包辦的,因此我們對她的獨立能力非常認可。

所以在女兒提出簽證出問題,需要交保證金時,我們也絲毫沒有懷疑就去辦了。如果當時留一個心眼,也許就能阻止這一切發生。

第二個原因,還是我們對於詐騙事件太過掉以輕心,總覺得離自己很遙遠。

人民幣40萬元,說不心疼也是假的。現在女兒在日本已經待了2年,第一年在語言學校準備語言考試,花了20萬元。第二年申請到學校後,開銷稍微降低了一些,一年開銷在15萬元左右。這消失的40萬元,佔了整個留學預算的大頭。雖然報了案,但我們心裏也明白,把錢追回來的希望微乎其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