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勤思考、勇尝试、擅创新

从这些专科护理项目中见“真心”

为更好地服务患者,近年来,武汉市各医疗卫生单位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扩展,护理服务模式更加多元,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护理服务需求。

特别是身处临床一线的各专科护士,针对不同专科护理各项流程,勤加思考,勇于尝试,积极创新,通过对每一处细节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制定,帮助病人获得规范优质的专科护理服务,提升专科护理质量。

■ 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帮助吞咽障碍患者康复

发挥专科护士作用,搭建一站式康复平台。在有机整合各类资源和各个环节基础上,对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全面筛查、早期评估、精准诊断、分期康复、分层随访,从而有效提升吞咽障碍患者的筛查率和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武汉市第一医院甲乳外科:

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

慢性淋巴水肿可导致肿瘤再发,甚至造成患肢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方式和生存质量。部分乳腺癌患者在术后会出现淋巴水肿,应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淋巴水肿,可帮助乳腺癌患者降低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提高术后康复率,提升生活质量。

■ 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确保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创新性行徒手肠内置管,使鼻肠管末端达到十二指肠或空肠,实施幽门后喂养,确保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该方法无创、方便、安全、花费少,既可避免反流和误吸等各种并发症,又能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日,显著改善患者健康,加速患者痊愈。

■ 武汉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一病区:

促进重症肺炎患儿疾病康复

通过跨理论模型指导提升重症肺炎患儿及照顾者的行为决策能力,结合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及重症肺炎病理生理变化,制定并实施符合儿童特点的个性化肺康复方案,达到提升气道廓清的效能,促进疾病康复,显著改善对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

■ 武汉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

降低成人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针对ICU发病率高、影响大、疾病负担重的机械通气成人患者,制定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与管理规范,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平均时长,降低48小时内再次气管插管率,使患者从中显著受益。

■ 武汉市第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

缓解ICU患者口渴症状

口渴易引起ICU患者不适。通过探寻引发ICU患者口渴的原因,找到评估及干预的理论依据,制定口渴管理策略,采取全流程的服务,切实做到防治结合的全面管理。不仅改进专科护理质量,提升护士专业知识水平及人文关怀品质,更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

■ 武汉市第三医院儿科:

帮助儿童哮喘患者畅快呼吸

运用“全病程管理”互联网平台,通过管理团队、患儿之间信息数据“双向交互”,在进行输出教育和护理管理的同时,收集病情、危险因素、呼气峰值流速等数据信息,形成通畅、及时、便捷的信息闭环管理,有效控制症状、提高哮喘儿童生存质量。

■ 武汉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二病区:

促进学龄期患者哮喘症状有效控制

通过技术创新改良悬浮球呼吸训练装置,制定学龄期哮喘患者呼吸训练干预方案,帮助患儿从医院顺利过渡到家庭自主训练,充分发掘哮喘患儿呼吸潜能,提高呼吸训练依从性和质量管理,达到改善肺功能,控制哮喘症状,进而提高哮喘儿童生存质量的目标。

■ 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

提升骨科术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速度

注重康复医学科与骨科互补、融合,推行“骨康一体化”全周期护理模式,组建骨科—康复多学科诊疗团队,共同制定全程治疗及康复护理方案,让患者获得更加全面、高效、专业和有针对性的医疗护理服务,提升骨科术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速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手术麻醉中心:

确保全麻手术患者在温暖中安全苏醒

针对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问题,创新采取多学科协作和进阶式体温管理模式,通过鼻咽温监测、术前预热、减少术中暴露、恒温液体和定制暖风盖毯等暖心行动,降低全麻手术患者低体温发生率,确保患者在温暖中安全苏醒。

■ 武汉市肺科医院结核Ⅳ病区:

帮助耐药结核患者提高治疗成功率

通过对576例耐药结核患者实施专护管理,结合同伴教育、家庭督导员和电子信息化远程指导等多种方式,进行院前—院中—院后全流程系统化管理,使耐药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高于世卫组织发布的全球平均成功率,达到88.1%。

■ 武汉市中医医院脾胃肝胆病科:

改善患者无痛结肠镜术后腹胀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无痛结肠镜术后腹胀患者,创新性运用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贴敷,通过发挥药理、腧穴、热力三重作用,有效缓解患者腹胀症状,缩短腹胀时间,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文/张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