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您好,重庆!我从舟山来”

万吨级海船“创新5”号入渝记

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杨骏

5月11日9时,“创新5”号经过主城长江水域。记者 龙帆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江津珞璜港,“创新5”号运载着5400吨粮食成功靠岸。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奉节县,“创新5”号驶过三峡库区夔门。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精彩视频 扫一扫 就看到

此次航行创下多个纪录——

■首次有货运海船通过三峡大坝

■首次有万吨级货运海船驶入长江上游内河港口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有货运海船进入重庆

“您好,重庆!”“我从舟山来!”

5月11日,江津珞璜港,一艘巨大的货轮停靠在码头边,在船舱货物上方贴着上述大字标语。

这不是一艘普通的货轮。它名为“创新5”号,是一艘长130米、宽16米的江海直达船舶,也是一艘可在江面上行驶的万吨级海船。它于4月24日从浙江舟山港出发,沿长江逆流而上,一路向西,将5400多吨粮食运至重庆。

此次航行创下多个纪录——

首次有货运海船通过三峡大坝、首次有万吨级货运海船驶入长江上游内河港口、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有货运海船进入重庆……

“创新5”号为何能沿长江西行,最终停靠在珞璜港?其历程,是波澜不惊,还是汹涌澎湃?近日,重庆日报记者对此进行深入采访。

遇难题

江海联运不确定因素多

长江黄金水道,是西部内陆地区最重要的物流通道之一。

顺流而下,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的货物可以抵达上海、浙江等地,再转海运销往全球;世界各地的货物,也可以沿长江一路向西,抵达中国内陆。因此,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江海联运,成为包括重庆在内,很多西部内陆省区的主要物流选择。

因为模式成熟,江海联运具有成本低、运量大等优势,但缺点也很明显:时间长、时效慢,特别是江船换海船这个中转过程,让整个运输增加了很多不确定因素。

“江船是不能驶入海域和海港的。”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水运物流处处长康建说,重庆通过江海联运运输的货物,在进入海港和海域前,必须在有些港口中转换船。

比如,重庆的散装货从舟山港出海,要从果园港通过江船运输至江苏南京港、南通港等港口码头换载短途海船后,再把货物拉到舟山港,进口则反之。多一次中转,面临滞港等未知情况的可能性就多了一分。

民生物流有限公司项目物流部经理施琳峰介绍,每个港口的换装作业能力有限,如果遇到多船汇聚,很可能出现排队的情况。他们公司的船就曾在中转港滞留了三天。

天气问题也可能导致滞留。像粮食、化工品等散货,不能在雨天进行装卸作业,只能等到天晴再换装。“滞留都是有成本的。”施琳峰举例说,像5000吨级的货运江船,每等一天就要花1万元。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

2020年,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内陆航运发展纲要》给出了思路:完善江海直达运输发展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形成江海直达、江海联运有机衔接的江海运输物流体系,提高江海运输服务水平。

为此,重庆提出,能否和某个海港合作开行一班江海直达航线,中间不停靠不换船,彻底解决因为江海中转导致的不确定性问题。此事在2021年被提上日程,由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牵头负责。

新解法

设计建造“创新5”号

江海直达航线以前也有,但只存在于长江下游城市。

长江上游,特别是三峡库区航段,存在水流急、水深浅等不利因素,对行驶船舶有硬性要求。在以前,市面上找不到符合三峡库区安全通航要求的江海直达船舶。

没有,那就设计建造一艘。

“2021年,重庆派专人主动找到我们,希望造一艘能够在长江上游行驶的江海直达船舶。”武汉创新江海运输有限公司安全总监邓忠诚回忆道,当时公司也有类似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

邓忠诚介绍,公司在设计该船舶时,既要符合近海行驶标准,也要符合三峡大坝过闸通航要求。比如,该船船底采用了海船的“V底”,抗风浪能力更强,其操舵装置又具备转舵时间小于12秒、能使用应急操舵供电等江船特性。

2022年5月,武汉创新江海运输公司启用了2艘适用于长江上游航行江海直达船舶的建造,“创新5”号便是其中之一。它采用LNG双燃料动力,具备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等特征。

船有着落了,航线怎么办?舟山港适时抛出了橄榄枝。

2022年7月,浙江省组织专班赴重庆考察,得知重庆有开行江海直达航线的想法后,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重庆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占整个长江上游的八成左右。”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副局长曹军表示,重庆是长江上游重要枢纽,双方推动江海直达合作,能够为重庆及西部地区提供一个航运新模式,前景十分广阔。

那一年,因为船舶尚未建造完成,重庆与舟山无法在共建江海直达航线方面开始实质合作,但江海联运合作业务正式启动,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基础。

很快,舟山港便成为重庆江海联运主要目的地之一。重庆开行直达宁波的渝甬班列,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缓解重庆到舟山江海联运的拥堵等问题。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023年12月,“创新5”号建成,“重庆—舟山”江海直达航线事宜再次被摆到了台面上。

今年伊始,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就多次与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浙江省海港集团和宁波舟山港舟山港务有限公司进行多次对接,决定开展首航测试。重庆海关则靠前服务,保障粮食顺利通关。

经过前期准备,4月24日,“创新5”号从舟山港驶出,沿长江向西而行,目标——重庆。

闯“关卡”

海船穿越“万重山”

4月29日上午,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的办公室内,重庆和舟山的职能部门、企业代表数十人围坐在一起,就首航测试开了最后一场现场对接会。

“运价还能不能再便宜点”“后续回程货物还有哪些考虑”……会议从9时30分开始,与会者激烈讨论了两个多小时。

货物运输、运价协商、航行安全、宣传推广……关于首航测试的每一个细节,现场代表都讨论了一遍。当天中午,首航测试沟通微信群成立,两地十多个部门的25名代表在群里为“创新5”号首航测试进行“远程护航”。

“‘五一’假期期间,大家都在群里实时关注首航测试的情况。”康建说,比如船什么时候通过三峡大坝、行驶中有没有遇到困难等,都会在群里沟通。

5月7日下午,在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海事局、三峡通航管理局的支持帮助下,“创新5”号驶向三峡大坝;5月8日凌晨1时58分,“创新5”号通过三峡大坝闸门;5月8日11时许,“创新5”号来到巫山,正式进入重庆。

最后的考验,来了。

三峡库尾(长寿以上)及以上自然航段,对130米长的江海直达船舶来说,通航条件较差。像飞蛾碛至半截梁、虾子梁、车亭碛等航段,在中、低水位期,航道弯曲、狭窄,水流湍急,海船过滩能力受限,航行操纵及会让较困难。

为确保“创新5”号的航行安全,重庆海事局提前派了1艘海巡艇等候在巫山鳊鱼溪,待其一到,便为其护航。

重庆海事局船舶监督处处长孔庆林介绍,他们结合辖区航道、水情、气象等通航环境要素,分析研判安全风险,编制了海船特定航次的专项通航安全保障方案,全程跟踪、维护,并且在通过安全风险较大的航段时,还会协调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川江驾引人员登上“创新5”号值班。比如在涪陵区时,多方在沟通微信群里协调,让4名船长级船员登船协助“创新5”号顺利航行。

两岸猿声啼不住,海船已过万重山。

经历层层“关卡”,“创新5”号于5月11日15时45分,稳稳地在江津区珞璜港靠岸,完成了首航测试,开创了万吨级海船直航长江上游的先河。

新期待

有望常态化开行

“直接通江达海,海船沿江入渝,是长江上游内陆城市的梦想。‘创新5’号由东海进长江,过大坝穿三峡,圆了这个梦想,历史会记住这个5月。”当“创新5”号稳稳停靠在珞璜港,首航测试微信群顿时热闹了起来,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副主任王荆发出这样的感慨。

王荆说,第一艘抵达重庆的货运海船,是1898年英国的利川号。如今,我们国家自己建造的万吨级货船抵达重庆,意义非同寻常。

众人纷纷点赞,对这来之不易的“突破”感到欣慰,很多企业对此也是深有感触。

“对我们企业来说,‘重庆—舟山’实现江海直达,真是一件大喜事。”舟山舸禾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勇算了一笔账——

传统江海联运,从舟山通过海船先到长江中游节点,再通过江船到长江上游川渝地区,一般需要35天左右;而本次江海直达,只用了十多天就到了重庆,较之前节省约一半的时间。

抛开时间成本,因为减少了中转、换装等过程,江海直达直接节省了相应的费用。据尹勇测算,这一趟下来可节省资金11万元左右。

靠岸并非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按照计划,“创新5”号卸货后,将准备回程测试,把长寿的钢材、贵州的磷矿运往舟山港。

尹勇更大的期望,是江海直达常态化开行。

首航测试刚结束,重庆与舟山就已经开始筹划常态化开行相关事宜,如回程货源组织、船舶建设打造、航线安全方案优化等。

“重庆其实有很多货物可以为这条航线提供支撑。”尹勇表示,像位于涪陵的万凯新材料生产的聚酯材料等产品,就很适合这条航线,后续公司也打算与其合作,助力航线实现常态化运营。

“我们正在谋划第二、第三艘江海直达重庆海船的事宜,争取做到舟山江海直达常态化运行。”曹军表示,重庆是西部重要的物流中心,而舟山则具有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本次首航测试成功,能够促进双方的深度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无缝衔接。

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杨琳谈到,珞璜港是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先行区,“重庆—舟山”江海直达航线实现常态化后,必然会为其带来助力,从而带动枢纽港产业园的发展。

同时,这条航线常态化后,在重庆可停靠的港口也会随之增加,包括万州新田港、涪陵龙头港、果园港等。这些区域都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始发点,将有助于重庆探索“江海直达+铁江海联运”新模式,也有助于重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

“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海船入渝’常态化后,将给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提升产业集聚力带来新动能。”杨琳说,这条航线缩短了云南、四川等地到沿海地区的运输时间,极大增强了重庆的辐射功能与枢纽地位,让重庆加速成为西南地区的中转、分拨中心。

新闻延伸>>>

江船与海船有何区别

1.材质

江船:通常使用普通钢材建造,使用普通防腐防锈油漆。

海船:钢材经过特殊处理,具有耐腐蚀和耐碱的特性,以适应海上复杂的环境条件;使用的油漆也具有防锈、防腐、防碱、防火和防酸功能。

2.设备

江船:设备配置相对简单。

海船:由于海上环境更为复杂,需要配备更多设备以应对各种情况。例如,海船通常配备有卫星通信设备、高级导航和避碰系统,且设备必须防水、耐腐蚀。

3.设计

船体结构:江船通常采用平底设计,结构相对简单,以适应内河浅水和弯曲的航道;海船则为了应对汹涌的海浪和恶劣的海况,常采用V型或U型船底设计,以增加稳定性和耐波性。

船体大小:海船可以造得很大,达数十万吨级;而江船则受限于内河航道的水深和宽度,尺寸相对较小。

4.环境

江船:运行区域相对固定,主要集中在沿江城市和港口之间,航行水域通常较为平静,船舶密度较大,航道条件复杂。

海船:航行范围广泛得多,面临的自然条件更为严酷。

5.用途

江船:主要用于内陆水域的货物运输、旅客运输和渔业活动。

海船:更多地运用于国际贸易、远洋运输和海上科学研究等领域。

6.人员

海船通常需要船长,而江船可能不需要。同时,不同航区的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也不同,海船船员通常需要更高级别的资格证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