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青海日報

瑪沁縣人民醫院進行的微創手術。本報記者 李興發 攝

本報記者 李興發

“一年多來,我們堅持以結果爲導向,通過更快的發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擺脫發展困境,從‘做了什麼’直接轉變爲‘做成了什麼’,解決草原上‘看病貴、看病遠、看病難’的問題,通過“組團式”幫扶給他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健康福祉,讓當地羣衆真切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懷。”

說這話的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人民醫院院長、上海援青幹部朱鑫璞,將“做了”變爲“做成了”,雖一字之差,帶給當地牧民羣衆的卻是不斷完善的醫療條件,不斷提高的醫療服務水平。

“我阿媽病了,你們這裏最好的曼巴找給看一下吧。”4月25日,瑪沁縣人民醫院急診大廳裏,來自瑪沁縣優雲鄉優曲村的村民才旦,攙扶着68歲的母親來到接診臺尋求幫助。當年輕護士將老人髮梢上雪花融化成的水珠擦拭乾淨,端上一杯熱水的同時,急診科主任杜國祥小跑來到了大廳,扶着老人走進了診室。

在詳細詢問完病情,測量完體溫後,杜國祥安排了牀位讓老人暫且休息,囑咐護士陪護觀察病情。“應該是感冒引發的呼吸道感染,發燒三天了症狀還是比較嚴重。”杜國祥一邊詳細向老人的兒子才旦介紹初步診斷的結果,一邊很慎重地在電腦上開着儀器檢查項目。所有工作結束後,杜國祥還特地告訴才旦,像他家住得比較偏遠又是高齡病人的情況,可以直接聯繫醫院派免費的急救車接送,不僅安全而且還可以節約診斷時間。

“必須做的檢查一個都不能少,這是對病人負責。沒有必要做的項目一個也不會多開,這是對職業負責。”拿着血常規、胸片等儀器檢查結果,杜國祥告訴記者,讓牧民羣衆花最少的錢享受最好的醫療服務,是刻在每個醫務人員內心的信條。從就診檢查到七天的輸液治療,花費共計二百多元,再通過醫保報銷才旦幾乎是免費享受着優質的醫療服務。

新建學科(部門)10個,升級學科(部門)5個,籌建學科(部門)11個;購置青海省唯一的“移動醫療一體車”,率先在高原縣級醫院中實現應用“移動CT遠程智能專家影像會診”;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人民醫院的服務量居果洛州各縣醫院之首。一年多來,院長朱鑫璞帶領團隊援助果洛成果豐碩。

朱鑫璞告訴記者,目前瑪沁縣人民醫院通過上海的幫扶和援建,開放業務用房面積增長了140%,開放牀位數量增長了91.4%。醫院累計引進、填補縣域內醫療技術空白30餘項,新增15項臨牀檢測項目,包括神經外科在內的一些高難度四級手術數量實現“零突破”。在2023年,醫院新增4級手術9例,是青海省內爲數不多可以獨立開展神經外科微創手術、關節鏡微創手術、腹腔鏡手術、無痛支氣管鏡和無痛胃腸鏡、且能實現“舒適化醫療”的縣級醫院。

在印有“移動醫療一體車”字樣的大巴車裏,車載高清CT儀器、5G遠程通信設備、AI輔助診斷以及影像專家複覈會診系統等設備應有盡有。牧民拉毛錯正在做着CT檢查,隔離窗外,醫生在電腦終端上,用鼠標點擊保存着影像。

“這是青海省唯一一輛載有40排CT等設備,並且能夠實現與2700公里外的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專家進行實時會診的‘移動醫療一體車’。”朱鑫璞很自信地告訴記者,只要路是暢通的,這臺車就能開到牧民家門口去看病。

在中國移動援青團隊、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上海市嘉定區高科技援青企業的合作下,“移動醫療一體車”已經從最初的車載醫療儀器的“1.0單機版”、車載儀器信息與醫院內部互聯互通的“2.0院內互通版”,發展到瞭如今具備遠程實時會診的“3.0遠程智能專家影像會診版”,實現了“大型設備能跑路、信息多跑路、羣衆少跑路”的醫療服務目標,緩解了牧民羣衆看病難、看病遠的難題。

在瑪沁縣人民醫院的遠程醫學中心,遠程診療系統連接着上海各大醫院的專家,遠在果洛的牧民通過遠程會診,就能享受到包括遠程影像、心電、超聲以及遠程手術指導等專家級的醫療服務。在去年7月,瑪沁縣人民醫院遴選兩例重症病例,進行了遠程多學科會診,15名上海的專家經過兩個半小時的會診,制定出了最佳的救治方案,成功救治了病人。

“‘敬畏生命、追求卓越’是我們醫院樹立起的服務文化,讓當地的醫療條件從落後走向現代化,是我們追尋和發展的目標。”朱鑫璞告訴記者,目前,醫院正在大力培育人才,當“寶馬”配上“英雄”後,瑪域草原上的醫療服務和保障,將又是一個全新的面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