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鄂爾多斯5月14日電 題:“95後”基層獸醫:給動物看病也是救死扶傷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在就診臺前,布和看着眼底出血的山羊,小心翼翼地撥開羊的眼角,接着用紗布開始包紮。

圖爲布和救治受傷山羊。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攝

“沒事兒,一週後就能出院……”看着受傷羊主孟克,布和提醒說,“以後還是要讓羊離網圍欄遠點兒,網圍欄上的鐵絲容易扎傷羊的眼睛。”

5月14日上午,正在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鄂托克獸醫院接受記者採訪的布和,聽聞有羊受傷,第一時間穿好白大褂查看“患者”病情。

圖爲工作中的布和。中新網記者李愛平攝

“作爲醫生,我必須尊重任何生命,給動物看病也是救死扶傷。”27歲的布和這樣解讀他工作的價值。

“這是一隻骨折的羊”“這隻羊不喫草料,肚脹……”他看着就診臺前住院區內多隻受傷的羊表示,“每當看到這些羊健康出院,就有特別大的成就感。”

“能給動物看病,可能是我天然的職責。”布和回憶說,少時,老家10餘隻羊因病不治而亡的經歷,讓他萌生了長大後當一名獸醫的想法。

“這也是我報考內蒙古農業大學獸醫學院,畢業後選擇在這裏(指鄂托克獸醫院)當獸醫的原因。”布和告訴記者。

布和透露,在內蒙古,選擇做獸醫的學子並不多,因此,畢業後留在大城市工作或者進入大企業的機會特別多。“但我覺得回旗縣做獸醫,更能施展才能,我不想讓當地的牛羊因獸醫緊缺,失去治好的機會。”

布和工作的鄂托克旗,是內蒙古西部牧業大旗,當地盛產的阿爾巴斯山羊肉因肉質鮮美,被稱爲“肉中人蔘”。他打趣說,“治好一隻阿爾巴斯山羊,對於牧民而言,等於給他們存了一筆錢。”

據布和不完全統計,2022年迄今,他一共爲當地牧民救治了近3000頭(只)牛羊,一些牧民在電話裏一個勁地說“謝謝”,還有牧民直接到他工作的醫院來送錦旗。

工作不到兩年的布和,最樂於談起的是他和同事救治了200多隻腹瀉小羊羔的故事。

2023年冬天,他接到當地嘎查牧民求助稱,有200多隻小羊羔發生腹瀉,情況十分緊急。電話中,他二話沒說就答應了,但掛掉電話後,才發現眼前的難題:降雪天氣,道路溼滑,交通十分不便。

硬着頭皮驅車的布和一行,一路上忐忑不安。“一會擔心小羊羔的安危,一會又擔心路不好走,不能準時抵達。”

布和一行的運氣不錯,安全抵達牧民家後,馬上展開緊急救治。“第二天牧民打來喜氣洋洋的電話,讓我有種想跳起來的感覺。”

救治200多隻腹瀉小羊羔的成功經歷,讓布和覺得,在內蒙古西部衆多牧業大旗中,其實需要更多學有所成的獸醫畢業生充實進來纔行。

眼下,他能想到的最好辦法是,“儘快開一個公衆號,讓更多牧民瞭解日常生活中如何科學養殖,如何避免疾病。”“條件允許的話,我還打算爲農牧民做一次直播,讓更多人受益。”

“只有紮根到基層一線,才能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對於自己做基層獸醫的這段經歷,布和如是總結。

已經養成24小時不關機的布和表示,晚間的自己,既怕接到出診電話,又想接到出診電話。“因爲每一次出診,都有可能爲牧民挽回不必要的損失,也能更好地踐行生命至上的醫者尊嚴。”(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