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閩北日報

南平市勝利小學:

美育浸潤童心 激發孩子潛能

陳愛玉老師在指導孩子們表演動作

本報訊(黃靚 鄭麗芳 文/攝)南詞雅韻、活力舞步、歌聲清脆……近日,記者走進南平市勝利小學興趣班教室,孩子們正在學習本領、展示才藝。多年來,南平市勝利小學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注重藝術特長培養,讓孩子們在良好的美育氛圍中健康成長。

“右手抬高,身體微傾,注意眼神和表情。”10日,教室裏,南詞傳承人陳愛玉老師正在指導孩子們的表演動作。南詞是閩北獨具特色的鄉土文化藝術,擁有200多年的歷史,以說唱和戲曲爲表演形式。2006年,南詞被評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爲了讓更多孩子領略傳統藝術的悠揚古韻,傳承發揚南詞曲藝精粹,2015年,勝利小學將南詞引入校園。學校組建了南詞社團,每期培養30名孩子。特聘陳愛玉入校,每週二、週四下午給孩子們授課。

陳愛玉竭盡所能、傾囊相授。同時,她還培養了多名校內指導教師。看到孩子們表演得有模有樣,陳愛玉十分欣喜,她希望南詞這一非遺文化能在校園裏落地生花,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爲了給孩子們更廣闊的展示空間,老師們積極爭取更多資源,帶領孩子走出校園,參加各類比賽,增加舞臺經驗,提升文化自信。勝利小學南詞社團成立的第一年,孩子們的作品《唱八閩》就在市“陽光下成長”藝術節活動中獲戲曲項目二等獎。2022 年,勝利小學《南詞非遺傳承》獲評南平市課後服務特色課程。今年2月,南詞說唱《幸福裏的小公雞》參加第六屆福建省曲藝丹桂獎少兒大賽評選,4月獲決賽入圍資格。

合聲婉轉悠揚,音符指尖流淌。在學校合唱團教室,老師在彈琴,爲孩子們的合唱歌曲《如願》伴奏。去年,孩子們合唱的《如願》獲2023年延平區合唱比賽一等獎。今年3月,《如願》的MV在央視頻、中國少年報、海峽衛視、閩北日報、美麗延平等媒體網絡平臺播出,受到廣泛關注與好評。

“勝利小學自建校以來就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南平市勝利小學黨總支書記胡松蘭介紹,學校的小百合唱團成立至今已有50餘年。近年來,學校又組建了小百合藝術團,還有鼓號團、書法社、陶藝社、現代舞團等特色社團。小百合藝術團曾獲得福建省“十佳”少兒藝術團稱號,舞蹈《鼓仔》曾參加福建省電視臺“六一”匯演,並赴京展演,獲得全國少兒文藝匯演銀獎。

如今,藝術特色已成爲勝利小學的一張閃亮的名片,學校通過美育激發孩子潛能,發展藝術特長。讓藝術的種子播撒在校園的每個角落,紮根在孩子們的心中,以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拓寬夢想舞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