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華爾街見聞

美國財政部公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美國官方數據顯示,在美聯儲面對數據顯示年初通脹升溫仍保持今年三次降息預期不變、美債價格反彈的3月,美國的兩大海外“債主”中日持倉繼續背道而馳,日本的持倉保持增長,而中國的持倉降至十五年來低谷。

美東時間5月15日週三美國財政部公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3月日本持有美國國債1.1878萬億美元,較2月環比增長199億美元,總持倉連續第四個月創2022年8月日本政府幹預匯市前月以來新高

自2019年6月持倉超越中國以來,日本一直是美國國債最大的海外持有國。2023年全年,日本只有2月、5月、9月三個月持倉下降,全年持倉淨增加631億美元。截至今年3月,日本持倉連續六個月、最近十個月內第九個月增加

TIC報告顯示,3月中國大陸持有美債7674億美元,環比減少76億美元,持倉在連增兩個月後連降三個月,總持倉創2009年3月以來新低,依然是僅次於日本的美債第二大海外持有國家地區。

從2022年4月起,中國的美債持倉一直低於1萬億美元。2023年一年,中國的美債持倉淨減少508億美元。全年只有3月、11月和12月三個月增加,減持的九個月中,除4月和10月外,其他月份均減少超過100億美元。

在3月TIC報告列出的十大美債持有國家地區中,當月只有中國大陸、比利時和法國的持倉下降,中國大陸的降幅最大,後兩者的持倉分別減少29億美元和9億美元。總持倉排在第三位的英國持倉增加268億美元,增幅最大。

值得一提的是,3月日本央行上調基準利率結束負利率時代後。日本數月的增持可能4月九結束。華爾街3月預計,日本近期不太可能繼續加息,日元可能繼續走軟。4月日元一再創1990年內來新低,日本政府可能在包括4月29日在內的截至5月3日一週至少兩次干預匯市、合計斥資約9萬億日元。這種干預意味着,爲了穩定日元匯率,美債的大買家日本可能減持包括美債在內的美元資產

同時,美債的另一大持有者中國還在進一步增持黃金。面對高通脹、地緣政治等風險,全球央行儲備資產多元化的趨勢持續。金價自今年2月末以來累計大漲,以收盤價計算,紐約期金自2月28日至本週二累漲近15%。包括中國央行在內的全球央行被視爲黃金上漲的一大推手。

世界黃金協會3月公佈,今年1月,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增加39噸,爲去年12月淨購買量的兩倍,也是全球央行連續第八個月淨買入黃金,其中,中國央行和土耳其央行是最大的兩個買家。

中國國家外匯局上月公佈,截至3月末外儲3.245657萬億美元,連續四個月站穩3.2萬億美元大關,環比增長0.62%,連增兩月;3月黃金儲備連續第17個月增加。外匯局重申,外儲規模受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的影響,指出3月美元指數上漲,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

市場數據顯示,3月三大美股指連漲第五個月,標普自2013年以來首次五個月連漲,基準十年期美債的收益率累計降約5個基點,在連升兩月後回落;美元指數連漲三個月;連跌兩個月的黃金大反彈,紐約期金3月累漲約7.9%,創2022年11月以來最大月度漲幅,並得以扭轉一季度累計跌勢。

此前媒體提到,中長期來看,海外資本對美債的投資意願將繼續分化,一方面,衆多私人資本押注今年美聯儲降息帶來的美債獲利機會,另一方面,海外央行仍在穩步推進外儲多元化配置。越來越多國家的央行考慮配置黃金替代美債,通脹、地緣政治風險、西方國家制裁措施、全球儲備貨幣體系多極化趨勢都是驅動央行持續增加黃金儲備的主要因素。

有分析師指出,央行增持黃金一方面是出於資產與貨幣多樣化的訴求,另一方面是考慮到當下宏觀環境下黃金的高配置價值。在全球宏觀康波處於蕭條期、大宗商品產能週期進入投資週期以及美國債務週期近尾聲的背景下,黃金配置價值凸顯。金價新高會影響增持節奏,但不改整體配置方向。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責任編輯:於健 SF06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