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對就業帶來的結構性衝擊,主要表現在被替代者與新增崗位之間的矛盾,引發的是結構性失業。更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則在於失業人數的增加和新增高端崗位人才的不足,這可能導致“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局面。 

近日,清華大學校慶活動中人形機器人小星Max的亮相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同時,在“五一”假期期間,各旅遊景區和酒店前臺也普遍出現了機器人及其他人工智能設備的身影。我們不禁要問,隨着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就業結構將受到哪些深層次的衝擊?

01 結構性衝擊

一方面,機器替代人工。一些低端甚至高端工作崗位正逐漸被機器所佔據。人工智能,尤其是搭載機器學習算法的人工智能,旨在模擬人類思維,模擬人類在思維指導下采取行動的過程。

以往的技術創新多傾向於取代體力勞動,通過數據和算法實現自動化,從而將個體從低效、重複的勞動中解放出來。然而,令人不安的是,這種自動化正在向我們原以爲不會自動化的領域擴展,一些複雜的勞動和腦力勞動也可以由機器自動實現。

例如,智能機器人已被歐美國家廣泛應用於處理貸款申請、篩選招聘簡歷、協助法官作出假釋決策等經濟社會活動。《科學》雜誌的一篇文章顯示,ChatGPT能夠顯著提升人們的寫作效率,平均節約40%的寫作時間。同時,輸出質量平均可提高18%。

美國經濟學家阿西莫格魯(Acemoglu)研究發現,過去四十年,美國工資結構50%至70%的變化,是由快速自動化行業中工人工資的相對下降所導致的。在中國,許多企業已在長期投資中調整機器人與勞動力的佈局,酒店業普遍採用機器人便是一例。

另一方面,能夠駕馭智能機器的人才嚴重不足,人才短缺問題凸顯。理想狀態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即部分崗位被機器替代的同時,出現大量操作、控制、維護數字技術和機器設備的新崗位。世界銀行的研究發現,當快速互聯網可用時,居民的就業可能性會增加13%。但現實中,我們既缺乏這樣的崗位,也缺乏能夠勝任這些崗位的人才。

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2023年未來就業報告》預測,到2027年,數據分析師、大數據專家、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專家以及網絡安全專業人士的工作機會預計將平均增長30%。

德勤中國等機構發佈的《產業數字人才研究與發展報告(2023)》顯示,目前中國數字人才的缺口約爲2500萬至3000萬,且這一缺口仍在持續擴大。例如,提示詞工程師將用戶發給AI模型的具體指令或問題進行設計、優化和調整,是AI模型的耳語者,也是AI形成智能思維的人類導師,是當前緊缺的重要人才。

因此,人工智能對就業帶來的結構性衝擊,主要表現在被替代者與新增崗位之間的矛盾,引發的是結構性失業。更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則在於失業人數的增加和新增高端崗位人才的不足,這可能導致“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局面。

02 深層次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高端勞動鏈難形成,吸納高技能人才少。

近期,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佈局顯著加快,硅谷正逐漸取代傳統的大學,成爲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發源地。面對Meta、谷歌和微軟等科技巨頭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數十億美元投資,即便是資源雄厚的美國頂尖大學也顯得力不從心。

Meta公司計劃採購35萬個專用GPU(圖形處理單元),以推動其人工智能模型的發展。相比之下,斯坦福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團隊僅有68個GPU來支撐其研究。爲了滿足人工智能研究所需的高昂計算能力和數據資源,學術界往往不得不選擇與科技公司合作。這種不平衡的權力動態正在以一種微妙的方式塑造着人工智能領域,促使人工智能學者調整他們的研究方向,以適應商業應用的需求。

斯坦福大學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2022年科技行業貢獻了32個關鍵的機器學習模型,學術界僅有3個。這一現象與2014年相比呈現出顯著的變化,當時大多數人工智能的創新成果都源自於大學。

近年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面臨一些挑戰,企業投資積極性下降。但與此同時,全球企業正加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佈局。據預測,到2026年,將有超過80%的企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或在生產環境中部署支持生成式AI的應用,而在2023年初,這一比例尚不足5%。

在中美兩國數字企業對AI投入的對比中,差異尤爲顯著。中國數字企業正將更多資源投入傳統電商領域。例如,阿里巴巴集團計劃縮減開放式科技研發領域的投入,轉而專注於淘寶業務,與拼多多展開價格競爭。中國企業原本在從“0到1”的研發創新方面就不具有優勢,而是在生產性競爭方面表現出色——即能夠迅速將國外技術轉化爲大規模生產的產品。如果中國企業再不嘗試進行顛覆性技術創新,那麼中美之間的技術差距可能會進一步擴大。

市場研究機構CBInsights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AI領域的投融資總額爲20億美元,與上年相比下降了70%;而美國AI領域的融資額達到310億美元,是中國的15.5倍。在技術創新方面,美國人工智能公司OpenAI近兩年推出的ChatGPT和Sora等產品,分別能夠根據人類語言生成文本和根據文本生成視頻,這被認爲是人工智能技術的重大突破。

相較之下,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尚未得到廣泛應用,應用場景相對單一。例如,百度推出的“文心一言”雖然向公衆開放服務,但在技術突破和實用價值方面尚未取得顯著成果。

沒有高端產業鏈,就沒有勞動鏈。目前,高端產業鏈主要集中在美國和歐洲,而中國在高端崗位鏈的發展上面臨挑戰,這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一方面,全球產業結構和格局可能面臨重置。歐美國家可能會利用人工智能這個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標誌性技術,重新構建全球技術格局和產業格局,從而再次掌握全球經濟命脈,並對其他國家形成新的技術壁壘和長臂管轄。

另一方面,中國高端人才在國內若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可能會選擇前往歐美企業尋求發展機會,進而引發人才流失。這種情況將使得國內本就不足的人才儲備進一步縮減。在產業發展方面,中國正面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如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非高端芯片等。與此同時,最前沿的高精尖產業仍然存在技術瓶頸,即所謂的“卡脖子”問題。

長此以往,中國企業可能會越來越多地採用美國的人工智能技術來替代工人的工作崗位,而新增的高端就業崗位則可能轉移到美國。在就業領域,中國可能只會面臨工作崗位被替代的不利影響,而無法享受到崗位更新換代帶來的益處,這將導致就業結構性衝擊變得更加嚴峻。

第二個問題是低端就業社保問題凸顯。

在平臺經濟模式中,勞資關係不同於傳統“二分法”框架下的勞動關係或民事關係。目前,針對平臺勞動者的權益保障體系尚未完全形成,導致這些勞動者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

平臺勞動者,如騎手,不僅面臨社會保險的問題,其飲食與健康問題也亟需社會的關注。相關調查顯示,騎手們常常遭遇飲食不規律、風餐露宿、營養攝入不均衡等健康問題。除此之外,居家辦公人員的工傷認定問題、“線上加班費”的核算等,也是勞動權益保障中亟待解決的盲點。

當前,中國勞動法立法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對勞動關係實行全面保護,而非勞動關係則缺乏相應的保護措施。這一現狀與勞動者契約獨立性增強、零工經濟的興起並不相匹配。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等現行法規,參保者必須與僱主建立勞動關係,且保險費用由僱主繳納。然而,在某些情況下,部分傳統的“資本僱傭勞動”關係被打破,部分勞動者沒有明確的僱主,這限制了勞動保護的適用範圍。

其次,現行與勞動相關的法規,多以固定工作場所爲認定和權益保障的前提。但居家辦公出現工傷、線上加班費等已經超出了傳統工作場所的範疇,使得勞動者的權益認定和保障變得更加困難。

其三,傳統的工作條件和工作強度考查方式,未能充分考慮虛擬空間內的勞動付出和平臺控制等因素。

第三個問題是虛擬控制增多,勞動者工作條件惡化。

隨着勞動對象的數字化拓展,企業與個人之間的隱匿關聯日益增多,虛擬空間內企業的生產活動與工人勞動之間的關係得到了顯著加強。換言之,部分勞動者在現實空間中獲得了較高獨立性的同時,在虛擬空間中卻可能面臨企業和資本家的潛在過度控制。

一個典型的現象是,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對勞動者的監控。僱主通過更高效地控制和使用數據,進一步向勞動者榨取經濟租金,這可能導致勞動者面臨更低的工資和額外的社會成本。

例如,法國國家信息與自由委員會(CNIL)調查發現,亞馬遜對員工實施了“過度侵入性”的監控,記錄員工在搬運和包裝包裹等流程中所花費的時間,並以此作爲計算和考覈員工工作質量的依據。在中國的平臺企業中,也存在類似的情況,這一點值得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當前,工作條件的惡化在某些情況下還伴隨着歧視性問題。衆所周知,人工智能技術存在認知偏差,這常常導致對特定羣體,如黑人、女性、非洲人等,持有歧視性的刻板印象。

更值得關注的是,由於現有數據庫的侷限性,其基礎資源相對單一且以西方爲中心,這導致如Sora等人工智能應用程序生成的視頻場景和人物原型,在整體基調上顯著偏向歐美的審美趣味,而對中國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視和認知偏差。

長此以往,人工智能在工作場景和勞動工具中的應用,可能會對中國人羣或其中的特定羣體產生不友好的影響,甚至在虛擬控制的過程中施加歧視性影響力。

03 應對之法

第一,普遍提高勞動者的數字技能。與其認爲勞動將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不如說是被那些更擅長利用AI的人所替代。傳統產業向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需要掌握數字技能的勞動者和具備數字素養的企業家,以便將數字技術有效地應用於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

勞動者應當具備收集、整理和分析產品生產數據的能力,熟練操作高端精密儀器和智能設備,並能夠敏銳地觀察整個生產過程,以提高生產效率。

在政策層面,應鼓勵企業通過提供專業培訓和更新數字軟件等方式,將數字技術用於爲勞動者賦能,增強他們對新質生產力的適應性,減少或抵消自動化對勞動市場的消極影響,進而對社會福利和分配結果產生積極作用。特別要提升全民的數字素養與技能,優化勞動結構,縮短摩擦性失業的持續時間。

第二,培育從事數字技術創新的高端人才。數字經濟的發展,新業態、新模式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湧現,鼓勵着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擴大科技研發人才隊伍,尤其是要吸引在顛覆性技術領域取得突破的人才,以及在基礎研究中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新型人才。

爲了適應這一趨勢,需要加強勞動者在數字技術及其工具使用方面的能力,包括編程、知識創造和產業模式的改造。同時,鼓勵高端人才在前沿技術領域開拓和勝任新崗位,及時滿足技術創新的人才需求,如提示詞工程師。

第三,加強新型社保體系建構。爲適應數字經濟下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有必要對現行的勞動法規進行放寬和改革,特別是關於僱主責任、合同關係和工作場所的定義。改革的目的在於使非勞動關係下的勞動者能夠享受到與勞動關係勞動者相同的社會保障待遇。

例如,我們可以探索建立一個多層次的社會保險體系,以適應不同的用工形態;並打通不同社會保險體系之間的動態變更通道,實現社會保險參保全覆蓋。

此外,對於線上加班和居家辦公工傷認定等問題,不再強調“勞動場所”的概念,而是以勞動者是否提供了實質性勞動、是否佔用了個人的休息時間等作爲評判的依據。

第四,監督數字技術的使用方式,防止資方藉此壓榨勞動者。爲了加強對平臺算法公平性的監管,有必要洞察算法與勞動者工作條件、工作強度、報酬構成及支付、休息權之間的邏輯關係,在此基礎上加強對虛擬空間內算法應用公平性的底線要求。

鼓勵平臺合理確定訂單數量、準時率、在線率等考覈要求,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樹立勤勞能夠致富的良好風氣。

鼓勵平臺企業合理設定訂單數量、準時率、在線率等考覈指標,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樹立起勤勞可以致富的社會風氣。強調以人爲本的原則,並通過規範監管強化人在數字經濟中的核心地位。

針對由算法導致網約車司機等從業者工資收入向下趨同、外賣配送員風餐露宿等現實問題,需要採取措施改善勞動條件,降低勞動強度,加強勞動保護。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經濟觀察報”(ID:eeo-com-cn),作者:劉誠,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