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京日報

北沐

北平鐵展會京滬滬杭甬館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全國人民愛國熱情高漲,提倡國貨、抵制日貨的呼聲日益高漲,鐵道部決定每六個月在重要城市舉辦一次大型展覽,即全國鐵路沿線出產貨品展覽會(簡稱“鐵展會”),展示我國鐵路沿線各地特產,達到宣揚國貨、促進農工商業發展、振興鐵路運輸之目的。自1932年到1935年,鐵展會共舉辦四屆,其中規模最大、參觀人數最多當屬1934年在北平太廟舉辦的第三屆鐵展會。

九處地方鐵路專館產品豐富

1934年5月20日,第三屆全國鐵展會在北平太廟隆重開幕,太廟門前車水馬龍,人們乘坐二、三、五路電軌車源源不斷會聚而來。當電車路過天安門時,遠遠可以看到太廟門前豎立的松柏門樓,上面鑲着“鐵道部全國鐵路沿線出產貨品展覽會”的金色大字,後改爲紅色霓虹燈電字,終夜不息。5月31日夜間電線短路,門樓付之一炬。

鐵展會場主要分爲兩處,一是鐵道部直管的名產館;二是九處地方鐵路專館,按路線劃分爲北寧館、道清館、粵漢館、平漢館、平綏館、津浦館、隴海館、京滬滬杭甬館、膠濟館。各館展出的產品,大致分爲農、林、礦、工、禽畜、水產和藥材七大類,包括北平雙合盛啤酒、天津盛錫福帽子、濟南幹芝堂中藥、濰縣德信亨土布、上海華生廠電扇、杭州舒蓮記扇子等各地特產。

設售品所,南方特產受歡迎

北平鐵展會設售品所,受到民衆的熱情歡迎。所謂售品所是鐵展會辦事處爲了滿足參觀者購買商品的要求,在太廟東側空地搭建的五排蓆棚400個臨時門面,與各路展館交相輝映,相當於一個臨時市場,售賣鐵路沿線產品。

由於成本小,售貨商號又竭力降低價格,部分商品售價甚至低於原產地價格,所以生意十分紅火,不少商號還根據現場購買者的需求不斷補充商品,“尤以婦女裝飾品、化妝品、綢緞等售出最多,日常用品商店生意亦不惡”。以金華火腿爲例,開幕兩天便一售而空,其它南方物產也銷量驚人,不少店鋪都貼上了這樣的條子:“本號貨已售淨,暫停交易,新貨不日運到。”

北平鐵展會售品所5月21日至6月5日交易金額達18.42萬元,展期營業收入50.56萬元,其中以京滬滬杭甬沿線出產品爲最佳,每日平均交易額在5000元上下,有一日甚至突破了五位數字。

售品所內南方特產十分受歡迎,如揚州醬菜、沙城煮酒、上海冠生園糖果、徐州綠豆酒等。售品所的出現打破了以往商品賽會僅限參觀,即使允許就地銷售,成交率也不高的狀況,將展覽與銷售有機地融爲一體,成爲第三屆鐵展會至關重要的亮點。

《鐵展畫刊》圖文記錄展會盛況

前兩屆鐵展會的宣傳工作主要依靠行政命令推行,社會宣傳效果不盡如人意。北平鐵展會採取社會傳媒策略,增設宣傳組,各館均派人接待報社記者,十分重視鐵展會的宣傳與報道。北平鐵展會對宣傳工作的重視很快取得成效,鐵展會未開幕就已備受矚目,“在燕都市民之心理上,已激起狂熱之同情,爲空前所未有”。

第三屆鐵展會預期爲一個月,擬於6月20日結束,後應各界要求延長十天,到6月30日結束,歷時40余天的展會引來萬衆矚目。鐵道部全國鐵路沿線出產貨品展覽會駐北平辦事處還專門出版了兩期專業性刊物,即《鐵展畫刊》,圖文並茂地全面記錄和報道了展會的情況。

在民國報刊隨筆記錄中,可以發現鐵展會的舊事記載。“金華火腿爆火,老闆被逼賣腿”。金華火腿商家原擬價六毛一支,因北平金華火腿賣三塊六一支,北平的商會出面干涉後,賣二塊六一支,仍然火爆,北平各飯莊爭先預訂,連到三批,隨到隨盡。遊人到售品所購買,已然斷貨。“多人包圍腿肆,紛紛要腿……腿老闆被逼無奈,乃橫其腿曰,我金華人,此腿亦金華腿也,諸君如必欲得腿,只以此腿獻。”膠濟鐵路沿線賣硯臺的小商人,缺乏石器長途裝運的經驗,等貨箱運到北平會場,開箱取貨,卻發現硯臺幾乎都破損了,不免自怨自艾,捶胸頓足。

不僅看展覽,還可以看電影

鐵展會不僅可以看展覽,還可以看電影。購買貨品滿五元以上的顧客,可向商戶索取北平鐵展會的電影票一張,可觀看聯華影業公司在展館內播放的電影,每日放映兩場各鐵路沿途風景名勝和鄉土風情影片,激發觀衆對祖國河山熱愛,達到促進消費的宣傳效果。此外,中華無線電研究社廣播電臺公共演講機每日輪流演講各館特產,其餘時間則播送音樂、戲劇。

此次鐵展會上最新奇的當屬木炭汽車。平漢館展示的木炭汽車看上去與平常汽車無異,三排座椅,側面寫着“鐵道部展覽會木炭汽車,漢口中國煤氣機廠出品”,使用的是木炭煤氣發動機,其速度與汽油車差別不大。6月5日開始,木炭汽車每日四次行駛在北平的大街上,路線不重複,參觀者無論老少都以乘車爲樂,每日“營業”十分火爆。天津著名攝影家、天津商報畫刊記者龔伯棠就曾乘坐木炭汽車從太廟出發,經過東長安街,繞道王府井大街、東四,最後返回會場。木炭比汽油便宜十餘倍,在那個特殊的時代,木炭汽車使社會各界對民族工業發展有了更深的瞭解,木炭汽車成爲展覽會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滄桑歲月彈指間逝去,人頭攢動的鐵展會亦成爲歷史,通過公開展出商品,對公衆廣而告之,積極尋找潛在客戶,以此來拓寬銷售渠道的營銷模式,早已被今天的展銷會、推介會所繼承。鐵展會作爲近代我國大宗物品公開展銷的最早嘗試,其歷史價值不容忽視。

遺憾的是,隨着侵華日軍進攻,後續的鐵展會隨之中斷,盛極一時的鐵展會就這樣無疾而終了,好在大量的影像資料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記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