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法治網

圖爲武漢市公安機關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宣傳日活動現場。應後威 攝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歡 通訊員 王威 李琳婕

5月15日,《法治日報》記者從湖北省武漢市公安機關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宣傳日活動現場獲悉,2023年,該市偵破製售假、職務侵佔等涉企案件469起,經濟案件立案、破案、刑事打處數量同比增長41.18%、77.41%、164.2%,追贓挽損23.62億元。

活動現場,武漢市人民警察培訓學院教官應紅傑手執鴛鴦板,擊板敘唱的山東快書《巧立名目報假賬》贏得臺下江漢大學師生陣陣掌聲。武漢市公安局督察支隊民警陳冰表演的脫口秀,用幽默詼諧的語言介紹防範經濟犯罪知識,逗得師生捧腹大笑。

“怎樣辨別假冒僞劣商品?可以採取‘看、摸、比’三步法:細看商標、觸摸標識、對比包裝。”在實物展示區,各式各樣的香菸、白酒、化妝品、皮包等鋪滿一張張展臺,吸引大量師生圍觀。民警介紹,這些都是近年來警方查扣的假冒僞劣商品,並現場講解各類識假辨假知識。

武漢市公安局經偵支隊聯合省、市相關行政部門,設置打擊和防範非法集資、保險詐騙、財稅領域違法犯罪等諮詢區,民警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現場解答羣衆諮詢、提供法律服務。

活動當天,武漢公安通過線上直播、電臺專題節目、短劇等多種形式,向羣衆介紹警方在參與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打擊防範突出經濟犯罪、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並揭露各類經濟犯罪手段與危害,傳播防範知識,推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打擊防範經濟犯罪。

近年來,武漢公安經偵部門聚焦重大專項工作攻堅,強化“市區主戰”“合成作戰”,深化“雲端”模式,圍繞“獵狐”“殲擊”“崑崙”等經偵專項行動,全力以赴嚴打各類突出經濟犯罪,有力遏制了經濟犯罪高發態勢。

武漢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安經偵部門將結合執法辦案工作實際,聚焦嚴重侵害羣衆切身利益、損害營商環境、危害經濟秩序和經濟安全的突出經濟犯罪,常態化開展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專題宣防,並聯合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積極拓展宣防活動覆蓋面,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大局穩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