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理想汽车2024“扬帆计划”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在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举行,来自全国30所职业院校的代表队伍展开激烈角逐,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交通学院“理想班”孙明宇同学在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凭借熟练的实践技能和高水平的职业素养,荣获全国一等奖,充分彰显了校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成果。

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对售后服务人才需求激增。然而,当前人才短缺无法满足行业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与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实施“扬帆计划”成立“理想汽车订单班”,以“两个共建、两个培养、两个规划”为路径,建立多元化、全过程的评价体系,旨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01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校企共同建设了高水平、专业化的理想汽车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基地配备了3辆理想ONE、2辆L9及先进的检测维修设备,为学生提供了真实、优质的实践环境,实现了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对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锤炼技能,提升职业素质和能力。

02校企联合打造双导师团队

校企联合培养双师队伍,以师资队伍的建设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双方精选了一批具备高度专业素养、丰富专业知识和卓越技术水平的优秀教师,共同构建了“扬帆计划”双导师团队。在这一计划中,学校的教师不仅定期前往理想汽车进行参观交流,还参与集中式专业培训,并经过严格的双师认证,从而显著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此同时,理想汽车的企业导师也积极走进校园,为学生进行宣讲、培训以及考核,为“扬帆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这种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不仅加强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更确保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教师在企业参加专业培训

教师获得“双师型讲师”称号

03订单培养精准育才

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上积极探索,推行校企一体化育人,从企业获取人才需求订单,为企业“量身打造”专业型人才,进行精准的“订单培养”。成立“理想汽车订单班”,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详细的培养方案,细化22门课程、574学时的教学内容,融汇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最新技术以及理想汽车的企业文化,采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等方法在校内基地完成学习,实现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同时,企业讲师定期走进校园,进行宣讲和培训。此外,学生不仅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学习,还能定期到理想汽车公司进行实习,实习期间实行师徒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在"扬帆计划"项目中,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锻炼自己,提升职业素质和能力。同时,校企共同举办“理想汽车’扬帆计划’全国院校技能大赛”,山东工程理想班学生成绩优异,育人效果突出,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训结合。

04校企建立多元化、全过程评价体系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与理想汽车共同成立“扬帆计划”项目建设指导小组,确保项目计划得以顺利推进。通过构建教师评价、企业导师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等多元化及周考、月考、末考全过程评价体系,将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等全面纳入评价范围,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着力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扬帆计划”的实施,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核心,充分发挥了学校、企业的双主体作用,提高了企业需求与教育供给的匹配度,提升了职业院校培养产业所需人才的有效性、针对性,打破了教育链与产业链之间的壁垒,同时加强了师资、设备等资源共享,让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形成有机的整体,切实促进了产教深层次融合,探索出一条校企合作的新路径。

(来源: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