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其驤先生1982版《中國歷史地圖集》有不少爭議和錯誤,其中涉及諸葛亮躬耕地問題上,南陽郡、南郡、襄陽郡、義陽郡錯誤很多。

錯誤一:東漢南陽郡跨江管轄“古隆中”

秦漢時,南陽郡、南郡以漢江爲界,這是有史料記載的,比如習鑿齒在《漢晉春秋》說“秦兼天下,自漢西以北是南陽,自漢以南是南郡”。在秦朝、西漢地圖上,南陽郡、南郡都是以漢江爲界的,可是在東漢地圖上,南陽郡是卻跨越漢江,管轄今天的“古隆中”一帶了,譚其驤先生能爲我們解釋一下嗎?

錯誤二:三國義陽郡憑空消失

據《三國志·曹據傳》記載,義陽郡設立於黃初三年(222年),《三國志·魏書·明帝記》記載“景初元年(237年)十二月,分襄陽郡之鄀葉縣屬義陽郡”,《三國志》又記載鄧艾(197年—264年)爲義陽棘陽(今河南新野)人。對於幾乎貫穿曹魏(220年265年)始終的義陽郡,譚其驤先生竟然沒有畫出,原因是什麼呢?其實三國義陽郡和西晉義陽郡範圍差不多。

錯誤三:樊城三國屬南陽郡

樊城本屬南陽郡,但建安十三年(208年)就被劃給襄陽郡,《三國志·魏書·三少帝記》記載“正始二年(241年)夏五月,吳將朱然等圍襄陽之樊城”。樊城三國顯然屬襄陽郡,可是譚其驤先生是怎麼畫的呢?

錯誤四:三國地圖上出現“隆中”

“隆中”作爲地名最早出現在東晉習鑿齒“號曰隆中”,譚其驤先生爲什麼要把東晉纔出現的地名“隆中”畫在三國地圖上呢?另外《後漢書·郡國四》記載的“襄陽有阿頭山”爲什麼沒有被畫出來呢?

錯誤五:樊城西晉屬義陽郡

上文已經提到,樊城在東漢末年就被劃給襄陽郡了,怎麼在西晉地圖上被劃到了義陽國呢?

所以我們看:譚其驤先生東漢、三國、西晉地圖有重大問題,目的就是爲了把“古隆中”塞進南陽郡,進而碰瓷躬耕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