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玉林日報

痔瘡是最常見的肛腸疾病,孕婦痔瘡的發病率可高達76%。那麼孕期患了痔瘡該怎麼辦呢?看完下面內容你就知道了。

一、爲什麼孕婦容易患痔瘡?

1.懷孕時子宮和胎兒的增大,使腹腔壓力不斷增高,特別是到了孕期後期,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直接導致盆腔靜脈迴流障礙,肛門部血液迴流障礙,致使痔靜脈曲張充血,加上分娩時用力,加重痔靜脈迴流障礙,從而誘發痔瘡。

2.由於懷孕後激素水平改變,雌激素水平增加,體內水鈉瀦留,孕激素水平高,體內血管擴張,也是誘發痔瘡的因素。

3.懷孕後孕婦飲食生活改變,久坐不動,運動不足,胃腸道蠕動慢,盆腔內血流速度緩慢,導致肛門淤血和便祕,從而加重痔瘡。

二、孕婦痔瘡的誘發因素有哪些?

1.孕婦便祕,導致排便困難,排便時用力過度。

2.子宮或胎兒過大,壓迫下腔靜脈導致血液迴流障礙。

3.肉類食物進食較多,蔬菜水果等纖維素食物進食較少,導致大便乾結。

4.進食辛辣食物,使肛門和直腸黏膜充血。

5.孕婦活動量少,影響全身血液循環,盆腔內血液迴流不通暢,導致直腸充血。

6.孕婦運動量少,腸蠕動慢,糞便在腸腔內停留時間長,導致糞便內水分被吸收,糞便乾結,排便用力,肛周靜脈曲張成團。

三、孕婦痔瘡的臨牀表現有哪些?

1.孕婦內痔:主要表現爲大便時出血、顏色鮮紅,便時滴血或噴射狀出血,長期出血導致貧血。內痔進一步發展可表現爲痔塊突出肛門外,有時候痔塊突出後不能及時還納回肛門內,痔塊出現嵌頓,會導致水腫和疼痛。嵌頓進一步發展,痔塊會出現壞死、糜爛甚至感染。

2.孕婦外痔:主要表現爲肛周腫物,肛周異物感,肛周瘙癢不適等。

四、孕婦痔瘡該如何治療?

1.總的治療原則:沒有症狀無需治療,有症狀的以保守治療爲主,重在減輕症狀而並非根治,一般不建議孕期手術治療。

2.一般治療: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多喫青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便祕。

3.燻蒸治療:溫水坐浴每天2~3次,每次約10分鐘,可改善直腸靜脈叢及肛門附近肌肉的血液循環,使擴大麴張的靜脈團壓力降低,體積縮小,從而減輕水腫和炎症,緩解肛周不適症狀,促進痔核回縮。坐浴時水溫不能太熱,水溫40℃左右比較合適,避免燙傷。注意:如有陰道流血及有早產跡象等情況是不能坐浴的。

如果痔塊脫出時,要及時手法還納肛門內,還納後收縮肛門,或用紗布堵住肛門口,避免再次脫出,防止痔塊脫出後引起水腫、壞死、感染等。

4.藥物治療:孕婦痔瘡藥物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切勿自行購買。含有利多卡因局麻藥物外用可緩解疼痛,肛門燻洗類藥物可使用高錳酸鉀片或一些中草藥,能減輕水腫。外用痔瘡膏或痔瘡栓劑如複方角菜酸脂,但藥物不能含有麝香成分。多數情況下不推薦使用口服痔瘡藥,對有便祕的孕婦可口服乳果糖,以軟化大便。

五、孕婦痔瘡急性期該如何治療?

當遇到痔塊脫出嵌頓沒有及時還納而出現疼痛時,這時候應該及時將痔塊還納肛門內,並使用乾淨紗布墊在肛門口防止痔塊脫出。對於出現糜爛、壞死、感染等情況,應積極手術切除,手術儘量選擇安全、簡單、有效的方式。

六、預防孕期痔瘡有哪些注意事項?

由於孕婦在痔瘡方面治療禁忌頗多,因此孕婦要儘量避免患痔瘡,故預防措施極爲重要,主要從下面幾方面預防。

1.飲食調整:孕婦要儘量多喝水,多喫水果和蔬菜及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儘量少喫辛辣刺激的食物,減少對胃腸道刺激,每天補充至少3000ml水,讓腸道保持溼潤,防止大便乾結。

2.良好的排便習慣:孕婦的排便時間要定時,最好是早上起牀或早餐後,讓身體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孕婦排便最好使用坐便器,減輕腹腔壓力;排便時間不易過久,3~5分鐘爲宜,這樣可減輕肛門負擔;排便時最好不要玩手機、看書看報紙等。如果大便乾結,及時服用軟化大便的藥物,如乳果糖等。

3.合理運動:孕婦不宜久坐,可保持適量運動,如散步、瑜伽等運動方式都是相對安全的,這樣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增加全身血液循環,減輕盆腔淤血。在睡前可使用溫水清洗肛門,減少感染髮生率。孕婦還可以做提肛運動,增強肛門括約肌功能,預防痔瘡發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