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5月16日訊(記者 韓璐)根據河北省醫用藥品器械集中採購中心發佈的通知,28種醫用耗材中選結果於2024年5月15日在河北省實施,京津冀聯盟耗材集採正式落地,多個省市地區將迎來新一輪降價。記者統計,5月以來,多個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的相關信息發佈,隨着醫療器械集採在全國範圍內持續推進。

5月6日,河南省三門峽市醫保局發佈了《關於河南省西南區域聯盟第二批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的公告(八)》,公佈了豫西南區域聯盟第二批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代表品中選結果,最高降幅超六成。

5月7日,廣東省醫療保障局發佈的政策解讀顯示,要做好國家組織人工晶體類及運動醫學類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和使用工作:集採覆蓋人工晶體、運動醫學相關高值醫用耗材共30個品種,擬中選產品平均降價70%,本次國家組織人工晶體類及運動醫學類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中選結果自2024年5月31日起執行,採購週期爲2年。

5月9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公佈天津將推進國家組織集採、京津冀“3+N”醫藥集採聯盟的集採結果在本地落地執行,今年內實現藥品、耗材、體外診斷試劑集採品種覆蓋到1000個,其中京津冀“3+N”醫藥集採聯盟集採品種佔比將達到約60%。

《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2021年版)》數據顯示,2016-2020年我國低值醫用耗材市場複合增速達20%,到2025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2200億元。可以說,低值耗材雖然單價低廉,但龐大的用量使其集採後的降價空間巨大,集採介入後的行業重塑更將帶來全新的競爭格局。評論認爲,與高值產品相比,低值耗材的技術含量和利潤空間都相對有限,大多品類的准入門檻較低。過去這一領域的供應商數量衆多、市場高度分散。但隨着集採帶來的降價壓力不斷加大,中小企業將被迫逐步退出市場,行業集中度必將提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