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年,在各家酣战大模型、力图让自己出圈之际,“超级APP工厂”字节跳动反倒显得异常沉寂。除了在业内的一些榜单中常看见字节的大模型应用豆包,外界对字节的大模型进展知之甚少。

如今,字节向外揭开了自研大模型的神秘面纱,并且一出手就是“王炸”,试图以“价格屠夫”之姿横扫大模型市场。

5月15日,字节发布了豆包大模型家族,以及向外介绍了包括豆包App、扣子在内的部分AI应用。最吸睛的是,字节宣布豆包大模型主力模型在企业市场定价极低,较行业主流价格便宜99.3%。

字节也成为中国互联网大厂中,率先在大模型市场发起价格战的公司。

没有像其他公司公布大模型时的各种测评和榜单,字节走的是实用主义的路线。它强调了大模型在自身业务体系中的应用,以及希望用一个打破行业地板的价格得到用户,尤其是企业用户的认可。

豆包大模型第一次向外提供服务表明,字节试图借着大模型强化自己的To B业务能力,借此补齐自己在企业市场的短板,同时在To C应用领域尽快跑出一个杀手级应用。

随着腾讯、字节等互联网大厂陆续结束大模型在公司内部的试水,将产品推向市场,摸索商业化路径,这场AI技术竞赛也将进入新阶段。

无论是传统大厂,抑或李开复等技术大拿带队的明星创业公司,都扎身其中,他们要在这片还未有绝对王者的领域中,闯出一片新天地。

1 开战

潜行多时,字节的AI野心已然藏不住。

字节一出手就击破行业地板价。火山引擎总裁在会上宣布,豆包Pro 32k模型正式定价是1千Tokens 0.8厘,比行业的价格降低99.3%;豆包Pro 128k模型正式定价为是1千Tokens5厘钱,较行业价格降低了95.8%。

根据火山引擎公布的价格计算,一元钱就能买到豆包主力模型的125万Tokens,大约是200万个汉字,相当于三本《三国演义》。

降价是一个重要标志,意味着字节在大模型方面的能力积累到达了一定量级,能够对外进行输出。

谭待表示,此次降价一是因为字节可以在大模型产品上做到低价,在模型结构、训练、生产等各种技术层面都能做到很好,有很多优化手段能够实现降价;二是因为市场对降价呼声比较大,平台必须把试错成本做到非常低,才能让大家用起来。

而且,字节根据场景、需求和性能进行差异化划分,一口气发布了通用模型pro、通用模型lite、语音识别模型、语音合成模型、文生图模型等九款模型。这是字节的一贯能力,通过细分模型进一步精准捕捉用户需求,提升数据反馈,借此作出更高效的服务。

这也使得,打出价格牌只是表象,背后是字节用自己在移动互联时代领先其他科技大厂的产品服务能力,在技术仍在快速迭代、大模型能力飞速跃升,但大部分产品还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官。

在谭待看来,大的使用量,才能打磨出好模型,也能大幅降低模型推理的单位成本。反之亦然,通过低价推动大模型应用,用数据反馈来推动大模型能力的迭代,同时带动火山引擎的业务发展。

一直以来,火山引擎在云市场的存在感都不高,如今,无论是企业级市场还是消费市场,AI都在加速渗透,这对火山引擎来说是弯道超车的机会。

火山引擎在会上推出了方舟2.0平台。谭待表示,火山引擎致力于成为AI时代最开放和领先的云服务平台,火山方舟2.0不仅提供了抖音、今日头条的搜索和内容插件等丰富的生态资源,还有着充沛的算力资源和极致弹性。

当然,更重要的是,字节要在AI时代继续做出真正的杀手级应用,稳住在全球的市场地位,不被其他应用所取代。今日头条和抖音两个爆款产品累计的用户经验,是字节在AI时代最重要的敲门砖。

字节的优势在于拥有广泛的场景和海量的数据,产品落地经验丰富,同时,旗下超六亿日活的抖音是最有效的推广平台。

“大模型企业大多有免费额度,开发者可以基于此做测试,再根据业务场景,选择适合自己的大模型。”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华尔街见闻表示,价格只是一个因素,要想加快大模型的应用落地还需要AI生态的不断完善。

大模型技术、服务能力叠加远低于行业的使用成本,字节正在形成自己的王牌。经历了一整年业务线上的梳理、明确后,以“豆包”之名,字节AI也加入了这场技术、商业大战之中。

2 竞速

大模型的价格战,随着字节亲身下场,走向高潮。这场关于大模型的产业竞争,也随之从去年的“百模大战”,走向场景落地、应用竞速赛。

行业面临的议题是,大模型未来会在各行各业里如何落地,至少从眼下看,国内外均未诞生出微信、抖音这样的杀手级应用;大厂也多是在沿着原有的业务路线,比如说将大模型融入云计算、广告营销,提升用户的效率自身则获得产品溢价。

难点则在于,过去PC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在一个成熟的技术上做应用,找到用户的需求、提升体验,总能做出不错的产品;在AI大模型时代,底层技术都还在快速迭代、动态发展之中,还得考虑调用大模型时推理产生的技术成本,同时又要找到产品市场的匹配(PMF)。

想要深刻地改变这个世界,大模型技术要有足够低的访问成本,让足够多的用户绑定在它的技术生态上,才能在这片土壤上诞生出繁荣的生态。

可以看到,包括腾讯、京东、阿里和百度等科技大厂,过去一年多里都把大模型时的一个竞争焦点放在了模型训练效率提升,降低大模型推理成本上。

例如,腾讯混元大模型就采用了混合专家模型 (MoE)结构,自研Angel机器学习平台,训练速度达到主流框架的2.6倍,推理成本相比业界主流框架下降70%。

OpenAI、智谱大模型等也都在近期降低了大模型价格。大模型的使用成本已经大幅降低,接下来会是一场争夺用户的“火拼”。

摩根大通亚洲TMT行业研究联席主管姚橙指出,中国大型语言模型算法开发的初期阶段已经基本完成,在AIGC方面,已经从开发阶段进入普及阶段。

这意味着场内的玩家必须加速竞赛,让更多的开发者甚至是普通人调用大模型,开发应用当中去。

谭待也表示,现在对外公布产品,是豆包模型已经到了可以让大家做应用的阶段。

以至于虽然字节AI对外出战,有些姗姗来迟,但已有一定先行优势。

截至今年3月,AIGC独立App用户量超7380万,同比增长8倍,其中豆包(2328.2万)领先于文心一言(1466.1万),在APP用户量上排在第一。但即便如此,相比移动互联网用户量动辄数亿,大模型应用发展还处于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

但如今已到了要加速发力的时间节点。

火山引擎总裁谭待的判断是,未来一年,大模型将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场景,从概念验证(POC)阶段走到真实的生产系统。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也多次畅想,有了先进的基础大模型,就能构建起一个繁荣的AI生态,共同创造新一轮经济增长。

一场AI大模型变革,让所有玩家来到同一起跑线上。在资本助力下,一众AI创业估值也“一步到位”,有了与大型科技公司一较高下的底气。相比来说,字节等科技大厂的动作相对谨慎,但如今它强势掀起大模型价格战也表明,它已想清了接下来自己的路,要投身这场变局当中。

好戏才拉开序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天候科技”(ID:iawtmt),作者:刘宝丹,编辑:周智宇,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