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年,在各家酣戰大模型、力圖讓自己出圈之際,“超級APP工廠”字節跳動反倒顯得異常沉寂。除了在業內的一些榜單中常看見字節的大模型應用豆包,外界對字節的大模型進展知之甚少。

如今,字節向外揭開了自研大模型的神祕面紗,並且一出手就是“王炸”,試圖以“價格屠夫”之姿橫掃大模型市場。

5月15日,字節發佈了豆包大模型家族,以及向外介紹了包括豆包App、釦子在內的部分AI應用。最吸睛的是,字節宣佈豆包大模型主力模型在企業市場定價極低,較行業主流價格便宜99.3%。

字節也成爲中國互聯網大廠中,率先在大模型市場發起價格戰的公司。

沒有像其他公司公佈大模型時的各種測評和榜單,字節走的是實用主義的路線。它強調了大模型在自身業務體系中的應用,以及希望用一個打破行業地板的價格得到用戶,尤其是企業用戶的認可。

豆包大模型第一次向外提供服務表明,字節試圖藉着大模型強化自己的To B業務能力,藉此補齊自己在企業市場的短板,同時在To C應用領域儘快跑出一個殺手級應用。

隨着騰訊、字節等互聯網大廠陸續結束大模型在公司內部的試水,將產品推向市場,摸索商業化路徑,這場AI技術競賽也將進入新階段。

無論是傳統大廠,抑或李開復等技術大拿帶隊的明星創業公司,都扎身其中,他們要在這片還未有絕對王者的領域中,闖出一片新天地。

1 開戰

潛行多時,字節的AI野心已然藏不住。

字節一出手就擊破行業地板價。火山引擎總裁在會上宣佈,豆包Pro 32k模型正式定價是1千Tokens 0.8釐,比行業的價格降低99.3%;豆包Pro 128k模型正式定價爲是1千Tokens5釐錢,較行業價格降低了95.8%。

根據火山引擎公佈的價格計算,一元錢就能買到豆包主力模型的125萬Tokens,大約是200萬個漢字,相當於三本《三國演義》。

降價是一個重要標誌,意味着字節在大模型方面的能力積累到達了一定量級,能夠對外進行輸出。

譚待表示,此次降價一是因爲字節可以在大模型產品上做到低價,在模型結構、訓練、生產等各種技術層面都能做到很好,有很多優化手段能夠實現降價;二是因爲市場對降價呼聲比較大,平臺必須把試錯成本做到非常低,才能讓大家用起來。

而且,字節根據場景、需求和性能進行差異化劃分,一口氣發佈了通用模型pro、通用模型lite、語音識別模型、語音合成模型、文生圖模型等九款模型。這是字節的一貫能力,通過細分模型進一步精準捕捉用戶需求,提升數據反饋,藉此作出更高效的服務。

這也使得,打出價格牌只是表象,背後是字節用自己在移動互聯時代領先其他科技大廠的產品服務能力,在技術仍在快速迭代、大模型能力飛速躍升,但大部分產品還存在缺陷的情況下,提升用戶的使用感官。

在譚待看來,大的使用量,才能打磨出好模型,也能大幅降低模型推理的單位成本。反之亦然,通過低價推動大模型應用,用數據反饋來推動大模型能力的迭代,同時帶動火山引擎的業務發展。

一直以來,火山引擎在雲市場的存在感都不高,如今,無論是企業級市場還是消費市場,AI都在加速滲透,這對火山引擎來說是彎道超車的機會。

火山引擎在會上推出了方舟2.0平臺。譚待表示,火山引擎致力於成爲AI時代最開放和領先的雲服務平臺,火山方舟2.0不僅提供了抖音、今日頭條的搜索和內容插件等豐富的生態資源,還有着充沛的算力資源和極致彈性。

當然,更重要的是,字節要在AI時代繼續做出真正的殺手級應用,穩住在全球的市場地位,不被其他應用所取代。今日頭條和抖音兩個爆款產品累計的用戶經驗,是字節在AI時代最重要的敲門磚。

字節的優勢在於擁有廣泛的場景和海量的數據,產品落地經驗豐富,同時,旗下超六億日活的抖音是最有效的推廣平臺。

“大模型企業大多有免費額度,開發者可以基於此做測試,再根據業務場景,選擇適合自己的大模型。”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華爾街見聞表示,價格只是一個因素,要想加快大模型的應用落地還需要AI生態的不斷完善。

大模型技術、服務能力疊加遠低於行業的使用成本,字節正在形成自己的王牌。經歷了一整年業務線上的梳理、明確後,以“豆包”之名,字節AI也加入了這場技術、商業大戰之中。

2 競速

大模型的價格戰,隨着字節親身下場,走向高潮。這場關於大模型的產業競爭,也隨之從去年的“百模大戰”,走向場景落地、應用競速賽。

行業面臨的議題是,大模型未來會在各行各業裏如何落地,至少從眼下看,國內外均未誕生出微信、抖音這樣的殺手級應用;大廠也多是在沿着原有的業務路線,比如說將大模型融入雲計算、廣告營銷,提升用戶的效率自身則獲得產品溢價。

難點則在於,過去PC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是在一個成熟的技術上做應用,找到用戶的需求、提升體驗,總能做出不錯的產品;在AI大模型時代,底層技術都還在快速迭代、動態發展之中,還得考慮調用大模型時推理產生的技術成本,同時又要找到產品市場的匹配(PMF)。

想要深刻地改變這個世界,大模型技術要有足夠低的訪問成本,讓足夠多的用戶綁定在它的技術生態上,才能在這片土壤上誕生出繁榮的生態。

可以看到,包括騰訊、京東、阿里和百度等科技大廠,過去一年多里都把大模型時的一個競爭焦點放在了模型訓練效率提升,降低大模型推理成本上。

例如,騰訊混元大模型就採用了混合專家模型 (MoE)結構,自研Angel機器學習平臺,訓練速度達到主流框架的2.6倍,推理成本相比業界主流框架下降70%。

OpenAI、智譜大模型等也都在近期降低了大模型價格。大模型的使用成本已經大幅降低,接下來會是一場爭奪用戶的“火拼”。

摩根大通亞洲TMT行業研究聯席主管姚橙指出,中國大型語言模型算法開發的初期階段已經基本完成,在AIGC方面,已經從開發階段進入普及階段。

這意味着場內的玩家必須加速競賽,讓更多的開發者甚至是普通人調用大模型,開發應用當中去。

譚待也表示,現在對外公佈產品,是豆包模型已經到了可以讓大家做應用的階段。

以至於雖然字節AI對外出戰,有些姍姍來遲,但已有一定先行優勢。

截至今年3月,AIGC獨立App用戶量超7380萬,同比增長8倍,其中豆包(2328.2萬)領先於文心一言(1466.1萬),在APP用戶量上排在第一。但即便如此,相比移動互聯網用戶量動輒數億,大模型應用發展還處於一個非常早期的階段。

但如今已到了要加速發力的時間節點。

火山引擎總裁譚待的判斷是,未來一年,大模型將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場景,從概念驗證(POC)階段走到真實的生產系統。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也多次暢想,有了先進的基礎大模型,就能構建起一個繁榮的AI生態,共同創造新一輪經濟增長。

一場AI大模型變革,讓所有玩家來到同一起跑線上。在資本助力下,一衆AI創業估值也“一步到位”,有了與大型科技公司一較高下的底氣。相比來說,字節等科技大廠的動作相對謹慎,但如今它強勢掀起大模型價格戰也表明,它已想清了接下來自己的路,要投身這場變局當中。

好戲才拉開序幕。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全天候科技”(ID:iawtmt),作者:劉寶丹,編輯:周智宇,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