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16日讯(记者 邹俊涛)银行股市净率持续回升,有望冲破集体“破净”魔咒。

5月16日,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招商银行、常熟银行的市净率已回升至0.94,距离摆脱“破净”帽子已是指日可待。其他多只银行股市净率也已回到0.9之上,宁波银行、成都银行分别达到0.92和0.91。而在本轮行情触发之前,A股42家上市银行市净率曾经一度集体低于0.9。

业内分析认为,当前银行股较高的股息率以及极低的估值成为资金的优选,叠加市场防御需求上升,助推了整个银行板块的市场表现。而部分银行分红率的提升以及业绩率先回暖等,也有利于相关估值的提升。

此外,业内分析认为,后续银行若能摆脱“破净”将大大有利于扩宽外部融资渠道,用于补充资本。

多家银行股市净率回升至0.9之上

据WIND数据显示,截止16日收盘,已有4家A股上市银行的市净率回升至0.9以上。其中,招商银行和常熟银行的市净率已达到0.94,宁波银行和成都银行也分别回升至0.92和0.91。

此外,杭州银行市净率目前也已回升至0.84,数据显示,杭州银行股价自4月初以来累计涨幅已接近30%。未来继续上涨,杭州银行也有望回到0.9以上。

在业内看来,分红比例提升等因素是相关银行估值持续回升的重要因素。东莞证券指出,2023年招商银行每股现金分红1.972元(含税),分红率由33%提升至35.01%,按照目前股价对应的股息率将达到5.65%,高股息价值凸显。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当前市净率回升靠前的上市银行名单中,城商行占比颇高。而在业内看来,部分城商行能够依据自身优势“八仙过海”打出差异化,实现营收高增、息差逆势回升等体现不俗竞争力。

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常熟银行和杭州银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8%和21.1%。国盛证券指出,常熟银行受存量按揭下调、城投化债影响较小,业绩有望继续保持稳定。浙商证券认为,杭州银行资产质量稳健,拨备厚实,有望继续支撑盈利保持较高增速。

此外,宁波银行2024年一季度净息差为1.90%,较2023年末提升2bp,是目前极少能实现净息差环比回升的上市银行。东方证券分析认为,一方面宁波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或有所企稳,另一方面伴随存量存款的陆续到期,前期存款挂牌利率调降的效果可能也在24年有更多体现。

而成都银行则凭借区域战略机遇,扩表强劲。今年一季度,成都银行贷款同比保持27.0%的高增速,其中对公贷款同比增速超30%,重点支持成渝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相关项目和产业,政信类贷款增量占比近八成。

新“国九条“后银行估值持续提升,业内:摆脱“破净”有利补资本

值得关注的是,纵观整个银行板块,高股息率特征依旧是业内普通认可银行估值有望持续提升的重要因素。

5月13日,万联证券分析师郭懿发布研报指出,2023年末以来,宏观环境以及企业盈利预测持续调整的过程中,高股息策略受到了市场的持续关注,其中长端利率的下行是推动高股息资产价格表现的重要因素。

“往后看,高股息策略中,分母端的支持因素或已较多反应而分子端的稳定性成为高股息选股的重点逻辑。另外,从分红的角度看,分红率的提升,有利于银行股估值的提升。”郭懿表示。

财联社记者根据同花顺统计发现,新“国九条”发布以来,银行板块指数涨幅达7.8%。而新“国九条”的重要影响之一在于加强上市公司分红监管。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一季度,社融增长不及预期以及信贷投放偏弱引发市场对银行资产端盈利担忧。

5月16日,银河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张一纬指出,社融增长不及预期主要受基数以及政府债发行节奏较慢影响,后续随着万亿超长期国债发行,存在改善契机。张一纬认为,短期来说银行资产端扩张会受影响,中长期将推动信贷结构优化和经营模式的转型,引导行业更好地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结合基本面、股息率和估值因素,我们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

另外值得关注度是,随着估值持续回暖,部分银行或即将摆脱“破净”。某券商金融分析师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如此银行通过定增等外部渠道融资补充资本将成为可行。

5月15日,浙商证券指出,信贷投放持续增长加剧资本消耗,当前银行资本充足率波动下行。而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净息差缩窄,资产利润率下行,风险加权资产增速与净利润增速差值进一步扩大,利润转增的空间相对较小,目前银行更依赖外部渠道补充资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