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戴詠雲 姚港

近日,爲進一步豐富羣衆精神文化生活,弘揚文明新風,營造溫馨和諧的社會氛圍,豐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載體,修水縣在白嶺鎮金鳳廣場舉辦2024年度文藝匯演暨“最美媳婦、身邊好人”頒獎活動,並同步開展了“文明集市”志願服務活動。現場文藝演出、社科普及、政策宣傳、趣味活動,內容豐富多彩,一片熱鬧場景。

藍天下,開闊的白嶺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只見身穿馬甲的志願者們不時吆喝“攬客”,吸引了不少往來羣衆參與互動。各類志願服務“攤位”齊“開張”,通過設立展板、宣傳講解、你問我答等方式,向前來羣衆普及移風易俗、消防安全、禁毒反詐、反對校園霸凌等方面知識,同時還爲他們開展免費的就業對接服務。

愛心義剪暖人心,文明實踐樹新風。爲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走深走實,努力把新時代文明實踐觸角延伸到社會神經末梢,志願者們還在廣場擺起了“愛心義剪”服務攤位。志願者一邊爲居民理髮,一邊和他們嘮家常,耐心地傾聽居民修剪要求,和他們交流着生活中的點滴溫馨。一推一剪,手法嫺熟,一會兒就將他們的頭髮修剪得整整齊齊,一張張面孔頓時容光煥發。

書畫藝術進廣場,翰墨飄香潤心田。以書畫爲載體,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書法志願者們爲“文明集市”增添了更爲濃重的藝術氣息,他們帶着中華民族傳統的文房四寶來到活動現場,洋洋灑灑,展示了或蒼勁有力或俊逸秀美的書法作品,吸引了很多羣衆自發前來參觀。

非遺文化送傳承,巧手剪紙迎新風。剪紙藝術是最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爲一種鏤空藝術,它能給人帶來視覺上的藝術,具有強烈而又鮮活的生命力。一張紙、一把剪刀、一雙巧手、一份匠心,便妙剪生花,手吐霓虹。活動現場,剪紙志願者將一幅幅蘊含文明新風內容的優秀作品送到參加活動的羣衆手中,希望剪紙文化將文明新風吹進百姓的家中。

白嶺非遺《下蘇州》文化展。《下蘇州》是白嶺鎮民間創作的長篇敘事山歌,歷經傳承修改,逐漸衍變而成,是流傳幾千年的當地古老文化遺產。過去沒有電器化的年代,廣大勞動人民田間地頭勞作艱辛,經年累月,爲緩解勞苦,廣大農民會在農閒時自行集會,演唱山歌。如今,爲展示非遺文化內涵,白嶺文化志願隊會將移風易俗內容融入到本地鄉賢創作的《下蘇州》、快板等文藝作品中,通過多種方式解讀移風易俗內容,讓受衆耳目一新的同時,深化了對移風易俗、文明新風的認識。

“下一步,我鎮將持續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探索文明實踐綜合體建設,把志願服務做實做細,讓文明新風吹進山區百姓的心田,讓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發揮出更大作用!”白嶺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宣傳委員付正根說。

審籤:鄭少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