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16日電(記者 王詩堯)“我是中國歌手XXX,我申請出戰。”現象級音綜《歌手2024》時隔四年重啓,一場直播下來,兩位外國歌手拿下前兩名,讓沉寂許久的華語樂壇來了場“大地震”。

全開麥、不修音、直播一遍過,《歌手2024》的一套組合拳竟成了華語樂壇“照妖鏡”。歌手怕開嗓,聽起來是笑話,沒想到是現實。這一邊部分歌手們還在戰戰兢兢“婉拒”真唱,另一邊觀衆們可再也坐不住,開啓“搖人”模式。

圖片來源:湖南衛視《歌手》官方微博

“五旬老太守國門”的熱梗出圈,不僅是《歌手2024》裏華語歌手面臨的窘態,更是華語樂壇後繼無人的真實寫照。那些被網友們喊來支援那英的唱將,定睛一看還是十幾、二十年前的那批人。

鳳凰傳奇、韓紅、張學友、龔琳娜、韓磊、騰格爾等老牌實力歌手就不用說了,連稍微年輕一點的鄧紫棋、周深、袁婭維等,其實也已經至少出道十年。

事實證明,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那些被數據、流量包裝出來的,只能活在錄音室裏的所謂“歌手”,根本不值一提。而平時喫盡流量紅利的偶像歌手和粉絲,這一次也幾乎集體啞火。

網絡呼聲不斷高漲之下,韓紅成爲首位揭榜自薦歌手,隨之一批歌手也紛紛表態願“請戰”參賽。但在巨大的流量面前,歌手們不能只想着“蹭”一波就跑,這樣既違背了節目的設定,也辜負了觀衆的期待。

《歌手2024》用一種非常原始的方式,迎來了“潑天的富貴”,其本身帶來的思考更具有價值和意義。

長久以來“流量爲王”的模式,腐蝕了音樂人的創作力與遠瞻性,它讓耳朵服從眼睛、點贊贏了嗓音,在此影響下的歌手與歌迷,無不陷進這種流量怪圈裏。當撕開這層虛假繁榮的遮羞布後,部分歌手還在循着思維慣性,只想着“蹭到就是賺到”實在可悲。

還有些人將網絡玩梗上升到“國家”高度,讓音樂交流變了味,更是一種誤解。急得許多網友趕緊到節目官微下表示,玩梗歸玩梗,千萬別失了公平與胸襟。

“贏,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迎,纔是音樂的目的地。”從結果導向來看,正是“迎”進來的這些外國歌手,成功攪動了華語樂壇“一潭死水”的現狀。如何對抗“世界列強”?還是那句老話——“打鐵還需自身硬”。

美國歌手Chanté Moore 圖片來源:湖南衛視《歌手》官方微博

被激起勝負欲的內娛歌手們想要“贏”,根本沒有捷徑可走,用實力說話就是唯一的答案。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如今實力歌手斷檔、青黃不接的最大原因,或許是市場並沒有給實力者握住麥克風的舞臺。

現在的歌手想要出圈,可以是人設討喜、旋律洗腦,又或者是病毒式營銷、短視頻推流,而最重要的歌唱實力有時還成了“劣勢”,被批只顧炫技毫無感情。

有網友說得好:唱得爛、假唱、修音、控評虛假繁榮等惡習不被拉出來批判,卻對唱功好的歌手吹毛求疵,纔是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罪魁禍首。

我們應該把麥克風還給真正的實力者,不要讓“百萬修音師”代替歌手發聲,也別用“假唱”考驗每一位去演唱會的聽衆,歌手被“直播”嚇到的笑話,我們聽一次就夠了。(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