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南通日報

捷方新能源核心技術獲全球首制認證證書,示範項目今日落地——

瞄準海上新能源領域向綠向智

15日臨近中午,位於南通創新區的捷方新能源科技(江蘇)有限公司內一片忙碌景象。公司首席執行官王文波從一波波電話、一沓沓文件中短暫抽身,激動地向記者介紹:“我們的海上風能制氫示範項目將在17日正式落地,交付給清華大學業主方。”

王文波所說的海上風能制氫示範項目,是國內相關領域首個規模化、商業化項目。“這一創新突破離不開核心技術的支撐。”王文波介紹,該項目所運用的理論技術,持有意大利船級社頒發的全球首制“海上風能制氫系統”AIP認證證書,不僅爲綠色甲醇、綠氨等綠色能源生產打通了新途徑,更爲全球清潔能源技術升級提供了新思路。

憑藉佔用土地少、發電效率高、適宜大規模開發等優勢,全球海上風電產業規模迅速擴張,發展爲市場競爭的主陣地之一。近十年來,我國海上風電產業發展勢頭強勁,越來越多的企業向深遠海“挺進”。如何能在這一領域潛得更深、行得更遠?王文波認爲:“破題關鍵就在技術創新。”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是捷方新能源親密的產學研“夥伴”。清華大學承擔基礎理論研究,爲實現“從0到1”的前端技術突破提供保障。“學院的教授和學生常常深入企業一線,紮根辦公現場,爲我們點撥一些解題新思路。”王文波介紹,捷方新能源聚焦應用開發研究,負責後端產品落地轉化,在雙方齊心協力下,多個前沿項目合作順利推進。

即將在廣東珠海落地的海上風能制氫示範項目,正是捷方新能源理論和應用集成創新的“代表作”之一。該項目融合了海上風電和電解制綠氫兩大領域的先進技術,集合海上機組、海水純化模塊、鹼水電解制氫模塊、高壓氣態儲氫模塊、智能監測與控制模塊等多個單元,形成一套完備、安全、智能的海上風能制氫裝備,不僅有助於降低建設和營運成本,更有效提升了系統整體的運行效率和可靠性。

除海上風能制氫,捷方新能源還前瞻佈局了海上合成甲醇平臺、氫動力船舶等一系列領域前沿項目。今年初,公司綠色甲醇海上生產工藝再獲意大利船級社認證,在國內外均引發熱烈討論。該工藝所需的二氧化碳、綠氫原料均在海上獲取,生產全流程也在海上實現。該裝置年產綠色甲醇10萬噸,全程沒有化石燃料參與,100%綠色可持續。

新興工藝“持證上崗”,標誌着公司在清潔能源領域實現一大重要創新,從國際賽道再一次揚帆起航。王文波表示,這恰恰是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密切產學研合作、引育創新人才,從而實現核心技術突破的寶貴成果。“在海上風電及新能源領域,南通擁有良好的資源稟賦、廣闊的應用前景,這也給我們企業灌注了滿滿的信心。”王文波說。

在全市上下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之際,捷方新能源繼續聚焦生產領域技術革新,加大企業管理、人才培養等全面創新,通過數字化轉型推動供應鏈的協同和整合,實現上下游企業的信息共享和資源整合,提升全鏈條響應速度和協同效率,爲南通創新區及全市發展新質生產力貢獻“捷方”智慧。 本報記者 沈佳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