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园丁柔情 校园里的“他”力量

☉本报记者 苏水梅 文/供图

华安沙建曾毅平老师给学生上课

男教师对学生性别角色的形成、性别行为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有重要影响。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乡村教育的发展,漳州市教育局针对本市教师队伍“女多男少”的性别结构,创设条件,吸引优秀男生报考师范专业,鼓励优秀人才下基层担任乡村教师。

优化乡村教师性别结构

卢庄欣是漳州城市职业学院2017级学生,2022年9月他与另外一位男同学一起回到南靖,在金山中心小学任教。“男老师在学校里主动承担起不少力气活,老师家长们对我们的到来都很欢迎。”卢庄欣说,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很感谢母校让大家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练就了扎实的本领。作为学校的“新鲜血液”,不管是从教学方面,还是从学校管理方面,都希望给学校带来一些变化。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协同漳州市教育局、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及各县区优质小学、教师进修学校,打造市域教育联盟,建立起高校与城乡小学以及政府‘三位一体’共生发展关系,创新乡村小学教师培养的‘C-UGS’新模式。”漳州市城市职业学院教师教育系主任杨丽英老师介绍,将课堂搬到小学,让师范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践行知行深度融合。

在乡村任教,更有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像曾毅平、杨恒捷、卢庄欣一样的年轻男老师还有很多。青年男教师正在成为漳州各学校挑大梁、担主角的“种子”选手。截至目前,已有197名小学教育(五年一贯制)公费师范男生毕业,从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走上乡村教师岗位。杨丽英介绍,他们快速融入乡村教育环境,不仅在各学科教学上展现卓越能力成为教学骨干,还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成为管理的主力。他们具备出色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有的担任总务处主任负责后勤,有的担任教导主任负责教学管理,还有的担任年段长、教研组长、少先队总辅导员等职务。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学生心理辅导以及家校沟通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公费师范男生的培养模式为有志从教的优秀学生构建了专业化、立体化、全方位、不断线的专业成长路径,确保乡村教师高质量成长,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良性循环。在杨丽英看来,此举不仅优化了乡村教师性别结构,增加小学的阳刚之气,更为乡村教育注入强劲的新活力,提升农村小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为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身体力行的榜样”

东山县西埔初级中学杨恒捷称自己是“一个有个性的历史老师”。这位“00后”男教师讲课时力求出彩,让学生对每节历史课都充满期待,在他课堂上能畅所欲言,学有所获。“杨老师总能在不经意间,通过观点的交锋把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除了日常的历史教学工作外,作为年段长,杨恒捷还负责九年段的管理工作。“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教师这项工作,与学生时代所认为的教师是不一样的。”杨老师曾以为教师工作就是单纯的上课,但是踏入工作岗位后,他才明白教师“教书育人”的真正含义。

“相对于女老师,我们可能没那么细腻。但是男老师的优势,也是很容易派上用场的。”杨老师回忆,有一次上课,一名男同学向他报告需要去卫生间。七八分钟后,那位男同学还没有回教室,他意识到有点不对劲。“我派同学前去查看,发现这名男同学晕倒在厕所。”杨老师告诉记者,他立即赶到卫生间,并第一时间通知班主任联系家长。“一口气把他从四楼背到一楼,穿过三栋教学楼到达医务室。”校医检查后,进行处置,原来这位同学是因为没有吃早餐,低血糖导致晕倒。

“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杨老师笑着说,好在拥有一副好身板,力气够大,要不然背那么远会吃不消。“这就是身体力行的榜样。”

“男老师框架感更强”

“四年级9.5分、五年级9.6分……”5月6日上午9时许,华安县上坪小学青年教师曾毅平和往常一样,走访学校的教室和操场各个角落,查看并记录全校的卫生评比得分。“95后”曾毅平今年担任上坪小学四年级的语文科教学。“男教师通常比较严肃,能够为学生提供有序的学习环境和规范的教学管理。”在曾毅平看来,男老师相较于女老师的细腻,男老师框架感更强,学生更容易理解,在处理问题时考虑得更宏观。曾老师说,在操场上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时,很容易就凸显出“对抗”的重要性,尤其是男孩子们,眼里写满了佩服。

曾毅平告诉记者,于他而言,作为男老师,来自家庭的负担可能相对轻一些,也就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他会组织一些主题鲜明而且独具特色的班级小活动。比如“五一”劳动节,他让学生开展特色家庭劳动,并把学生的照片发到班级微信群里。孩子们各展才能,有学生拍了一段创意视频,也有学生用水果摆出了特色拼盘。这些小活动让孩子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深的认同。

当曾毅平和学生相处时,曾会用温暖的笑容和亲切的语气和他们交流,比如,“听说你最近写了一篇很棒的作文,我好期待看到!”“有什么想和我分享的吗?”他还会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感受到他的支持和关心。通过和他们建立友好的互动,让学生们感到学习是一件有趣而愉快的事情,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