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消息,近日,4月存款大降近4萬億元引發了外界對“錢去哪,錢在哪”問題的廣泛關注。

《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24年第一季度》(下稱《一季度貨幣報告》)分析稱,從“錢去哪”角度看,貸款主要投向了企業和實體經濟的供給端;從“錢在哪”角度看,存款主要在居民部門。

那麼,居民存款近年來有哪些發展趨勢?這些趨勢又意味着什麼?

第一財經梳理近8年來人民幣存款結構數據發現,在存款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住戶存款(居民存款)佔比不斷上升,從2016年的佔比39.7%上升約9個百分點,到2023年的48.2%。與此同時,非金融企業存款佔比由2016年的33.3%下降到27.7%。根據最新公佈的2024年4月數據,住戶存款佔比已超過49%,佔比近半;非金融企業存款佔比降至27%以下。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對第一財經分析稱,住戶存款佔比上升、非金融企業存款佔比下降,直接原因是住戶存款增速高於企業存款增速。其核心原因在於,居民購房和消費增速放緩,居民儲蓄同比加快,企業營收同比回落。

住戶存款餘額8年增長超一倍

央行近日發佈的《2024年4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4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291.59萬億元。從數據對比發現,4月單月存款減少近4萬億元;其中,居民存款減少1.85萬億元。但業內分析均認爲,這主要是季節性因素導致的“常規”波動,至6月末,這一數字會再度回升。

近年來,我國貸款持續較快增長,存款明顯增加。目前我國貸款餘額近250萬億元;存款餘額近300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餘額約145萬億元。

第一財經梳理近8年來住戶存款數據發現,住戶存款規模從2016年的59.8萬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137萬億元,增長超過一倍;住戶存款增速從2016年的9.5%,增加到2023年的13.8%。分季節看,2022年第三季度到2023年第三季度增速均高於2023年全年13.8%的增速。

與此同時,近8年,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從50萬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78.8萬億元,增幅57.6%;存款增速整體呈波動下降趨勢,由2016年的16.7%降至2023年的5.5%。

《一季度貨幣報告》稱,在經濟循環的過程中,銀行如果還在擴張資產、貸款仍在增加,錢不會從實體經濟中減少,也不會消失,只是隨着企業投資生產、居民消費、財政收支,存款在企業、居民、政府等部門間會有轉移。2024年3月末,在約296萬億元的存款總盤子中,居民、企業、政府各佔49%、27%、14%,分別較疫情前的2019年上升7.1個、下降4.2個、下降3.3個百分點。

“由於居民消費有待恢復、總需求不足,存款主要留存在居民部門,沒有進一步通過居民部門支出轉化爲企業存款。同時,企業和居民的存款定期化趨勢加劇。定期和活期存款比重已由2017年的‘六四開’升至目前的‘七三開’。”《一季度貨幣報告》寫道。

羅志恆分析稱,商品房銷售額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分別從2016年的34.8%和10.4%降至2019年的6.5%和8%,此後又受疫情衝擊及房地產市場低迷拖累。此外,理財收益率下滑和股市總體表現不佳,導致此前的居民存款搬家、轉向,存款迴流,居民存款增速進一步回升。

儲蓄意願上升

關於居民儲蓄和投資偏好,《一季度貨幣報告》分析稱,表內存款和表外資管產品等各類資產的回報率會出現相對變化,影響居民風險偏好和投資行爲,居民會相應調整資產配置。這也是影響居民存款佔比的重要因素。

在消費、儲蓄和投資意願方面,央行2024年第一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傾向於“更多消費”的居民佔23.4%,與上季基本持平;傾向於“更多儲蓄”的居民佔61.8%,比上季增加0.7個百分點;傾向於“更多投資”的居民佔14.9%,比上季減少0.7個百分點。

當被問及今年未來三個月準備增加支出的項目時,居民選擇比例由高到低排序爲:教育(28.6%)、醫療保健(26.3%)、旅遊(25.4%)、社交文化和娛樂(20.5%)、大額商品(17.7%)、購房(15%)和保險(14%)。

第一財經梳理央行歷年每季度發佈的《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發現,居民儲蓄意願不斷上升,投資意願逐漸下降。2017年第一季度選擇“更多儲蓄”“更多消費”和“更多投資”的居民佔比分別爲42.3%、23.8%和33.9%;2024年第一季度“更多儲蓄”上升19.5個百分點至61.8%,“更多消費”下降0.4個百分點至23.4%,“更多投資”下降19個百分點至14.9%。

“超額儲蓄(存款)”逐步退坡

去年初,2022年全年8萬億元“超額儲蓄”引發廣泛探討。當時,外界的期待是“超額儲蓄”將支撐2023年的報復性消費。從2023年全年數據看,住戶存款當年新增16.7萬億元。雖然新增規模仍然很大,但比2022年新增減少了1.2萬億元。

羅志恆對第一財經分析稱,2023年以來住戶存款同比增速持續回落:一是,疫情後居民服務消費快速恢復;二是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居民存款轉向理財產品。前期積累的“超額存款”逐步退坡,迴歸常態。

第一財經梳理過去兩年的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發現,從2022年第二季度開始,住戶存款增速上升明顯,至2023年第一季度達到18.1%。此後,增速開始放緩,2023年第二季度到2024年第一季度,增幅依次下降0.9、0.7、2.7和2個百分點。

“當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在加快推進,經濟更爲輕型化,信貸結構也在優化升級。同時,隨着有效需求恢復、社會預期改善,資金週轉效率提升,資金沉澱的現象也在緩解。”《一季度貨幣報告》稱。

原標題:居民存款餘額約145萬億,近8年增長超一倍,意味着什麼|數讀中國

編輯:牟慧蘭    責編:廖異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