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保山日报

岳丽艳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调整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通过强化读写训练来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同时,在课堂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新时代要求,提升学生基本技能,以便他们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从这一角度讲,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提高对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实现二者的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一、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认识,丰富他们的知识内容。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有意分开阅读和写作,使二者独立进行,这导致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欠佳,难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技能。而综合训练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将写作作为练习,强化对阅读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可以同时进行阅读写作训练,提高整体效果。

推动小学语文教育体系现代化,推行有效的教育模式。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越来越注重教学多样化,结合不同教学功能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因此,将读写练习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凸显语文学科本质,使学生高效运用课本知识和课堂内容,提高学习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当学生进行主题性写作练习时,可以运用阅读理解方式,更好地把握主题本质,提高写作能力。

二、探究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在以往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花费大量时间讲解文章内容,却难以引导学生培养阅读习惯,导致阅读效果不佳;同时也未能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导致写作时缺乏内容,且逻辑性不强。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调整教学方法,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结合,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文章思想并把握文章构架,在写作过程中应用阅读素材,借鉴阅读材料的行文思路。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牛郎织女》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提出疑问,勾画重点词句,由此来实现思考和积累。在完成阅读任务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自主叙述故事情节内容,并进行续写,由此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采用这样的方法,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故事内容的阅读兴趣和思考意识,又有助于引导他们将阅读收获应用到写作练习中,实现以阅读促写和以写作促阅读,充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加强仿写练习,训练应用能力。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写作教学中,仿写是比较重要的教育方式和正确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考虑小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和方案,积极落实仿写教育的一些方案要求。仿写训练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完文章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模仿文章进行写作。教师在整体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仿写训练,加强学生的仿写练习,不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仿写应用能力。同时应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写作技巧,例如,在教学《桥》时,教师需对文中的细节进行深入剖析,以帮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和理解文章所描绘的情境。通过细致入微地分析,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流畅且富有情感的写作技巧,帮助学生书写出更多文采飞扬的优秀作品,为学生未来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设语文情境,激发学生读写兴趣。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为了保证整体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通过精心创设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的语文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和掌握课程内容。同时,教师还需充分考虑到阅读和写作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师还要积极探索并采用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不断进步,提升自身语文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教育发展中,语文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的具体特点,落实全方位的教育整改计划,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深化学生的思维意识,实现读写交融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在写作中表达个人的见解和感受,从而达到读写能力的平衡发展,提高自身的读写能力。

(作者系龙陵县官岑完全小学教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