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礦業巨頭必和必拓(BHP)在1月前向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拋出的收購計劃如果成功,全球礦業格局將被重塑。截至目前,儘管前者給出的兩份收購要約已被後者接連拒絕,但市場仍在高度關注這場潛在事件的最終結局。

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Mike Henry最新在美國邁阿密舉行的一場行業會議上表示,股東有權決定他們是接受英美資源集團近日提出的重組方案,還是接受必和必拓的交易,“歸根結底,這將取決於股東。”Henry同時強調,必和必拓眼下的發展並不依賴於併購,憑藉的是該公司的投資組合及經驗等方面的實力。

作爲一種應對被收購的策略,英美資源被迫提前交出其資產重組方案,以捍衛自身的獨立性。5月14日,英美資源在官網發佈的聲明顯示,這家公司正準備壯士斷腕,簡化旗下資產投資組合。

具體而言,英美資源將保留銅、優質鐵礦石以及農作物營養素業務,但最後一項業務也將放慢開發速度、減少投資。同時,其將分拆或出售鍊鋼煤、鎳、英美鉑業及旗下子公司鑽石巨頭戴比爾斯。

英美資源首席執行官Duncan Wanblad在聲明中表示,“我們預計,通過運營績效的逐步改變和成本的降低,徹底簡化的業務將提供可持續的增量價值。”Wanblad同時強調,這是英美資源集團幾十年來最大的改變。

而就在此前一天的5月13日,英美資源確認再次拒絕了必和必拓全股票收購要約。必和必拓官網發佈消息,5月7日,這家巨頭向英美資源集團的董事會提交了修訂版的收購要約,最新給出的估值爲340億英鎊(約合3089億元人民幣),這比4月16日必和必拓給出的最初要約中的311億英鎊(約合2825億元人民幣)高出逾9%。

全球最大礦企出手,能源轉型趨勢下擴大銅資產

必和必拓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礦業上市公司,全球擁有8萬名員工,當前總市值超過1520億美元。

其主營產品主要包括銅、鐵礦石、煉焦煤、動力煤、鎳、鉀肥等。2023年財年(2022年6月1日-2023年6月30日),該公司營收爲538.17億美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同比)下降17%;基本利潤爲134.2億美元,同比下降37%,這也是近三年來公司創下的最低年度利潤。

對礦業公司而言,用滾動的資產組合應對行業週期是常見的事情,從長遠來看,規模擴張也是他們的追求。必和必拓近十幾年來最大的一筆併購交易就在去年敲定,以96億澳元(當時約合454億元人民幣)完成了對澳大利亞銅礦商OZ Minerals的收購。該交易增加了必和必拓的銅敞口,同時也提升了其鎳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能源轉型大趨勢下,在電力、家電、汽車、建築等領域都有着廣泛應用的銅的需求正在水漲船高,市場擔憂銅供應存在缺口,其價格不斷上移。

必和必拓方面披露的數據顯示,2024上半財年(2023年7月1日-12月31日),這得益於斯賓塞(Spence)銅礦的上半財年產量創下歷史新高,以及南澳銅礦(Copper South Australia)的持續強勁表現和產量上升,其銅產量較2023上半財年增長7%。2024財年第三季度(截至2024年3月31日),得益於南澳銅礦(Copper South Australia)的強勁表現和斯賓塞(Spence)銅礦創紀錄的產量,以及埃斯康迪達(Escondida)銅礦品位和產量的雙提升,集團銅產量增長達到10%。

在今年3月北京召開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會期間,Henry在現場發言表示,必和必拓所生產的多種重要金屬和礦產品,爲全球經濟增長、能源轉型、人口增長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提供資源保障。其中提到,“銅是我們的主要業務之一,也是實現全球脫碳所必須的一種重要金屬資源。”

Henry在前述於邁阿密舉行的行業會議上甚至明確表示,鐵礦石已經不是公司尋求增長的大宗商品,“這是我們未來的核心增長支柱之一。”背後原因並不複雜,鐵礦石是鋼鐵行業的主要原材料,眼下無論是鋼鐵產量佔全球半壁江山的中國,還是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經濟放緩、新建基礎設施等的減少,正在導致鋼鐵行業下行。

必和必拓此次出手想要收購英美資源集團也正是意在擴大銅敞口,渴望在銅領域佔據領先地位。一旦這項收購達成,必和必拓將獲得全球四大銅礦的開採權——科拉瓦西銅礦Collahuasi(擁有44%的所有權)、洛斯布朗西斯銅礦Los Bronces(50.1%)、埃爾索爾達多銅礦El Soldado(50.2%)和奎拉韋科銅礦Quellaveco(60%)。

按權益計算,必和必拓2023年銅產量約爲120萬噸,英美資源集團的銅產量則爲82.6萬噸。去年全球銅礦產量爲2236.41萬噸,也就是兩家合併後的產量能佔到全球礦山供應量的近10%。這也就意味着,必和必拓將成爲全球最大的銅生產商,同時其也擁有龐大的鐵礦石和煤炭資產組合。

拒絕收購要約,英美資源集團欲重組自救

4月24日,英美資源集團在官網發佈聲明,對外界關於必和必拓將對其進行收購的猜測作出回應,確認收到必和必拓主動提出的全股票收購要約。

英美資源集團成立於1917年,業務包括銅、鐵礦石、冶金煤和動力煤,以及鑽石(經由戴比爾斯公司)、鉑金等。值得關注的是,鑽石、鉑金等週期性的疲軟目前正在拖累這家公司,業績大幅下滑。去年,集團營收307億美元,同比下降13%;歸屬於公司權益股東的利潤爲2.83億美元,同比下跌94%;自由現金流則爲-13.85億美元,同比下降187%。

在英美資源集團公開回應後,必和必拓也於4月25日發佈公開聲明,證實公司於4月16日向英美資源集團提交了上述收購要約。值得注意的是,必和必拓的收購要約有前提條件,即在正式收購前,英美資源須將其在英美鉑金有限公司和昆巴鐵礦石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分別分拆給英美資源的股東。

首次報價爲311億英鎊(約合2825億元人民幣),但迅速遭到了英美資源集團的拒絕,理由包括這一報價嚴重低估了公司前景。短短一週多過去後,必和必拓在5月7日提交了修訂後的收購要約,此次報價較第一次高出逾9%,達到約340億英鎊(約合3089億元人民幣))。

不過,英美資源仍拒絕了修訂後的收購報價,稱必和必拓仍然嚴重低估了該公司及其未來前景的價值。此外,必和必拓修訂後的收購報價再次要求英美資源出售其在南非的鉑和鐵礦石業務。對此,英美資源表示,這種結構缺乏吸引力。

Henry在5月13日發佈的公司聲明中表示,“必和必拓向英美資源集團董事會提交了一份修訂後的提案,我們堅信該提案對必和必拓和英美資源兩家公司的股東而言將是雙贏的。我們對第二份提案遭到拒絕感到失望。”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英美資源集團在5月13日發佈的聲明中,除了再度拒絕必和必拓的收購,其同時強調,董事會對英美資源集團獨立的未來前景充滿信心。英美資源集團已加快實施其獨立戰略的計劃,並將於5月14日向投資者提供詳細的最新情況。

該計劃最終於5月14日如約披露。英美資源集團稱,在2023年完成資產評估後,英美資源集團計劃實施一系列重大結構重組,從根本上簡化了銅、優質鐵礦石和農作物營養素等世界級資產的投資組合。

該計劃顯示,英美資源集團將保留銅、優質鐵礦石以及農作物營養素業務。未來銅產量將達到每年100萬噸;專注於優質產品的鐵礦石、非常適合支持鋼鐵脫碳;同時,農作物營養素業務將放慢開發速度,以支持資產負債表的去槓桿化,同時在2025年完成關鍵的技術研究,2025年資本支出將降至2億美元,2026年則將不再有資本支出。

同時,英美資源集團提到,即將剝離鍊鋼用煤,目前買家興趣濃厚;鎳資源也在探索相關處理途徑;英美鉑業及旗下子公司鑽石巨頭戴比爾斯也將分拆或剝離。

Wanblad在聲明中提到,隨着簡化後的資產組合,將使得銅和鐵礦石資產的價值凸顯,股東將從這一重組中獲益。Wanblad同時強調,這是英美資源集團幾十年來最大的改變,“我們正在採取明確而果斷的行動,以安全、負責和可靠的方式爲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長期利益創造價值,並提供對實現能源轉型、支持提高全球生活水平和糧食安全至關重要的產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