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京日報

低空經濟三年將帶動全市經濟增長超千億

北京擬開通至雄安天津通勤航路

本報記者 曹政

近日,市經信局對《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根據徵求意見稿,北京將圍繞應急救援、物流配送、空中擺渡、城際通勤、特色文旅等打造應用場景,開通3條以上面向周邊地區的低空航線。

三年拉動經濟增長超千億

低空經濟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當前,低空經濟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迅速興起,無人駕駛、數字低空、綠色能源成爲主要方向。”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市具有低空經濟發展的獨特資源和基礎條件,具備先天優勢和巨大潛力,推動低空經濟發展,前景光明、意義重大。

北京將加快探索低空經濟新業態新模式,顯著提升低空經濟引領示範、輻射帶動能級。《方案》提出了六大類20小類重點任務,並設定了具體發展目標——

力爭通過三年時間,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數量突破5000家,低空技術服務覆蓋全國,低空產業國際國內影響力和品牌標識度大幅提高,在技術創新、應用需求等領域形成全國引領示範,帶動全市經濟增長超1000億元。

擬開通3條以上低空航線

記者注意到,到2027年,本市將圍繞應急救援、物流配送、空中擺渡、城際通勤、特色文旅等,新增10個以上應用場景,開通3條以上面向周邊地區的低空航線,基本建成網絡化的基礎設施體系及低空應用生態。

本市擬打造全國低空飛行應用創新示範,創新並開放多元應用場景:應急救援方面,加快房山基地建設,推進通用航空在全市開展應急通訊、消防滅火、巡檢巡查等領域應用示範;物流配送方面,依託延慶八達嶺機場開通西北物流支線等航線,構建“無人機+公交物流”配送新模式。

城際通勤方面,將建立大興機場與雄安新區,首都機場與天津、廊坊等地區的通勤航路航線,探索“分體式飛行汽車城際通勤+城內擺渡”應用新業態;特色文旅方面,在延慶、平谷、密雲等區發展低空旅遊、飛行體驗等產業。

鞏固低空製造產業鏈競爭力

《方案》提出,完善有條件地區低空空域環境,在延慶、平谷、密雲等有條件的區構建數字低空一張網,完善航路航線網絡體系建設;提升數字低空飛行服務保障能力,加強低空飛行服務保障系統建設。

低空產業的發展亟待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按照計劃,本市將建設一批低空經濟領域市級、國家級創新平臺,以及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孵化轉化一批創新成果、產品和技術。

在鞏固低空製造全產業鏈競爭力方面,將支持先進整機研製,支持各區引進、培育無人機、飛行汽車等先進整機制造項目,加強發動機等核心部件及材料配套。到2027年,將培育10億元級龍頭企業10家,億元級產業鏈核心環節配套企業50家、技術服務企業100家,在低空智聯網、垂直起降場、無人機及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等領域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低空產品及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