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餘暉

目前南海局勢再度升溫。

5月16日,CGTN紀錄片《這裏是中國南海》重磅推出。

該片共30分鐘,深度解析南海問題的歷史經緯,回應國際社會的“南海之問”,闡述中國的南海權益,起底域外勢力攪局南海的政治目的,爲南海緊張局勢撥散迷霧,讓事實真相大白於天下。


CGTN紀錄片《這裏是中國南海》重磅推出

兩個細節值得關注。

第一,紀錄片用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五個語種播出。

第二,紀錄片首次直面“仲裁鬧劇”。

央視稱,該片以國際法條例、國內外學者專家觀點穿插論證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的實質與影響,以及中國南海主權與維權的正當合法。

紀錄片採訪國內外南海問題重量級專家學者及事件相關人物,包括:

  • 中國南海研究院創始院長吳士存、中國社科院海洋法專家王翰靈、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訪問學者楊榮文、菲律賓“亞洲世紀”戰略研究所所長赫爾曼·勞雷爾、在南海仲裁案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菲律賓最高法院退休法官安東尼奧·卡爾皮奧等。

紀錄片公佈了不少詳細內容。

第一,鐵證。

南海諸島的歸屬有史實支撐

紀錄片介紹了《更路簿》——這是南海漁民自明代流傳下來的“祕笈”,除了記載航程和航向,還清晰列出了南海各島礁名稱、特點、水文環境,記錄下幾百年來漁民乘風破浪獲得的經驗智慧。


《這裏是中國南海》中的畫面

第二,本質。‍‍

吳士存說,南海問題本質上是一個南沙爭端,它就是中國和部分南海沿岸國圍繞南沙羣島部分島礁的領土爭議,以及由島礁爭議引發的海洋管轄主張爭議。


吳士存稱南海問題本質上是一個南沙爭端

楊榮文說,“殖民主義時期,一些國家還沒有誕生,後來他們成立了,發現幾乎整個南海都已經被中國宣示主權,他們認爲這不太公平,我想這就是癥結所在。”


楊榮文稱一些國家發現幾乎整個南海都已經被中國宣示主權,他們認爲這不太公平

吳士存介紹,20世紀70年代起,南海周邊其他國家被南海的豐富資源與戰略價值所吸引,開始非法佔領南沙羣島部分島礁,菲律賓也正式在此時提出“主權要求”。

2011年,菲律賓政府重新修訂地圖,將黃巖島和仁愛礁劃爲自己的領土,它們都位於東經118度以西,而東經118度線是一系列國家條約劃定的菲律賓領土西部邊界。


2011年,菲律賓政府將黃巖島和仁愛礁劃爲自己的領土

事實上,是這些國家非法侵佔的這些島礁,要試圖把它合理化,要讓國際社會認可,所以這就是他們推動南海問題的國際化和南海問題擴大化的真正目的所在。

第三,是誰打破現狀?

吳士存說,“1999年5月8日,中國駐南聯盟的使館被炸,菲律賓一看,你顧不上南海的事,所以緊接着5月9日用一艘二戰時候的坦克登陸艦拉到那裏去,等我們發現,通過外交交涉,要菲律賓拖走的時候,他承諾修好了以後一定會拖走。”


片中介紹菲律賓廢棄軍艦“坐灘”的經過

基於人道主義,中國允許菲律賓向這艘船運送補給,但運補船需預先向中國報備並接受查驗。

但是,2023年2月馬科斯政府公開背棄並且否認兩國的“君子協定”。

吳士存說,仁愛礁問題的實質是菲律賓以廢棄的軍艦來“坐灘”,試圖永久控制仁愛礁,中國肯定是要制止的。

他還提到,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與中國在一些問題上曾達成諒解。但到了馬科斯總統這一屆政府,他們覺得不公平了,想要維修加固這艘即將廢棄的破船,點燃了當下緊張局勢的導火索。

吳士存還提到了九段線的歷史。

他說,二戰結束之後原先由日本人非法侵佔的南海諸島回到中國人手裏,中國人隨後公佈一張地圖,告訴你南海諸島回到中國人手裏,它的地理位置在哪兒,這條線奠定了或者說規範了、重申了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

沒有斷續線,南海的秩序可能會更亂。中國不是改變現狀,中國是要把南海的現狀,就是已經被這些國家改變的現狀再改變回來。”

第四,仲裁鬧劇。

紀錄片提到,菲律賓是第一個濫用國際法律秩序通過強制仲裁方式挑戰中國南海主權的國家。

中國指出,菲律賓南海仲裁案漏洞百出,混淆是非、掩蓋爭端的實質。這個仲裁案直接涉及領土主權和海洋劃界問題。

但領土主權爭議不屬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調整範圍,中國政府已於2006年,將海洋劃界問題排除在強制仲裁程序之外。

紀錄片還播出了對在南海仲裁案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菲律賓最高法院退休法官安東尼奧·卡爾皮奧的採訪。


菲律賓最高法院退休法官安東尼奧·卡爾皮奧接受採訪的畫面

他是所謂南海仲裁案菲方主要操盤手,他通過斷章取義、刻意曲解法律條文,爲菲律賓的行爲披上了國際法的外衣。

他說,在中國簽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時,中國同意所有爭端、所有聲索,以及歷史性權利,都將不再存在,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中國專家認爲,這是惡意曲解國際法,簽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絕不意味着放棄歷史性權利。

中國認爲,解決中菲南海爭端的一個先決條件,是明確中國擁有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主權。

紀錄片還展現了一張200多年前殖民地時期的地圖,這是菲律賓向仲裁庭提供的所謂關鍵性歷史證據。

安東尼奧·卡爾皮奧說,“我們提交這份1734年繪製的地圖是西班牙殖民時期的第一份官方菲律賓地圖,它表明‘巴納科特’即黃巖島是菲律賓領土的一部分。”

不過,中國專家認爲,比它早300年的數百種《更路簿》更有說服力,而且領土主權不能僅憑一張地圖確認。

但是仲裁庭最終做出了有利於菲律賓的裁決,中國政府的態度明確而堅定,裁決非法、無效,中國不接受、不參與仲裁,不接受、不承認所謂的裁決,更不接受任何基於該裁決的主張和行動。

第五,幕後操盤手。

在紀錄片中,菲律賓“亞洲世紀”戰略研究所所長赫爾曼·勞雷爾說,菲律賓對中國態度轉變的背後,是美國在施加影響。



片中介紹美國人的“妙手計劃”

這種變化的幕後操盤手是美國人,他們稱之爲‘妙手計劃’,日語中表示明智的行爲,意在破壞中國的國際聲譽。美國企圖重建其在亞洲的霸權地位,計劃在仁愛礁的‘坐灘’艦艇上建立美軍聯合作戰基地,因爲仁愛礁是南海上的戰略要衝,他們還努力在“第一島鏈”上建立基地,四處佈局。”

他表示,“希望菲律賓政府不要過度挑釁中國的底線,要知道即便是大熊貓,他的耐心也是有限度的”。

政知君注意到,這兩天,中央軍委、國防部先後發聲。

北京時間5月16日晚,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領導應約同美國助理國防部長視頻通話。

中方強調,美方插手慫恿“代理人”在南海搬弄是非、挑起爭端,中方維權行動完全正當合法;美方部署陸基中導嚴重危害地區安全,如果一意孤行,必將遭到中方堅決反制。

5月17日下午,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說,在南海問題上,到底是誰在說一套、做一套?是誰在主動挑釁、製造事端?又是誰在搞陣營對抗、加劇南海緊張局勢?世人看得一清二楚。

他說,中國軍隊歷來不惹事、不怕事,有人若想扯虎皮拉大旗、拉幫結派對中方進行脅迫施壓,那完全是打錯了算盤。

我們正告菲方不要輕舉妄動,停止一切侵權挑釁行徑。中方將繼續採取堅決果斷措施,堅決捍衛自身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維護南海和平穩定。”

資料 | 央視 新華社 人民網等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政知新媒體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