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香做了一个梦,梦见大东回来了。她高兴得一颗心都要跳出胸膛,拉住大东问东问西。大东面含微笑看着她,然后变魔术一样从身后拿出一条鹅黄色的丝巾,轻轻地替她围在脖子上。那是她看了很久也没有舍得买的一条丝巾,玉香依偎在大东怀里,一颗心都要化了……在梦里,她正沉浸在和大东重逢的喜悦中,儿子多多的一声“妈妈”把她拉回现实。玉香一个激灵,转身去拉睡在旁边的多多,手刚碰到孩子,她的心猛地一颤。多多身体像一个小火炉,烫得玉香赶紧缩回了手。玉香打开床头灯,熟练地拿起桌上的体温计,看样子,这孩子又发烧了。四岁的多多身子骨不知道为啥这么弱,天气稍微一变化,就会感冒。这不,前段时间,因为感冒,在镇卫生院输了三天液。昨天孩子才欢腾起来,医生说没事儿了,玉香的一颗心才落了下来。哪知道才好了一天的多多,再次出现了发烧的情况。看着温度计上的指示线,玉香又心疼又着急,孩子高烧三十九度。退烧药前两天用完了,还没来得及准备新的。现在是夜里两点,外面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天气很冷,听着睡在隔壁婆婆有节奏的呼噜声,玉香不忍叫醒她。多多的身体烫得厉害,脸色通红,呼吸急促。玉香不敢耽误,便用最快的速度给多多和自己穿好衣服。又拿了一个小棉被铺在三轮车兜里,把孩子放在棉被上,上面又给他盖了一床被子。骑着三轮车就出了家门。村里的诊所离他们家有两里多地,平时,诊所里很少有人值班。玉香得去医生家里找人。乍暖还寒的春天,冻得玉香的手有些麻木。夜很黑,只有稀疏的几颗星在天上眨着眼睛。谁家的狗偶尔发出几声尖叫。为母则刚。以前,一到天黑,连茅房都不敢独自去的玉香,现在,竟有如此大的胆量带着生病的儿子,在半夜里满大街跑。玉香牙齿咬得咯嘣响,头上的汗却丝丝往外冒。贴身的秋衣黏嗒嗒贴在身上。折腾到凌晨四点多,多多的体温才算降下来。回到家里,玉香给孩子喂了些温开水,又哄他继续睡觉。看着安稳熟睡的儿子,玉香这才感觉一阵疲乏和困意席卷而来。她刚想再睡个回笼觉,听到了院子里婆婆剧烈的咳嗽声。婆婆这一阵咳嗽把玉香的瞌睡虫赶得无影无终。看了看手机,已经快六点了,玉香想干脆起床把鸡栏里的鸡粪打扫一下。玉香没有告诉婆婆多多发烧的事情。近年来,婆婆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不但有胃绞痛的毛病,还有支气管炎。特别是冬天,稍一不注意,就咳嗽,一咳嗽就憋得脸色青紫。玉香和大东劝她多次,要带她去大医院检查检查,婆婆却死活不肯。说不花那冤枉钱,人吃五谷杂粮,生病也正常,再说,哪一个人上了年纪身体没毛病?公公去世早,婆婆一人把大东拉扯大不容易,玉香心疼她。所以,自从玉香留在家里照顾多多后,能一人做来的家务,她尽量不让婆婆帮忙。可是,婆婆是个闲不住的人,早上起得特别早,就算帮不了玉香多大忙,也会帮她喂喂鸡,烧烧火,打扫打扫卫生。玉香和大东算是自由恋爱,他们从初一到初三都是前后桌。两个人成绩都不理想,在老师眼里,属于那种可有可无的学生。玉香家里姐弟三个,她是老大,下面两个弟弟,父母有点儿重男轻女。所以,玉香初中毕业,父母就剥夺了她继续上学的权利。大东心疼母亲一个人把他拉扯大,也想早一天挣钱养家。就这样,两个初中毕业的大孩子,竟巧合地跟着劳务公司一同去了广州并且进了同一家电子厂。可能同是天涯沦落人,也可能是同学加老乡,再或者日久生情,慢慢地,两个人开始交往起来。再后来,顺理成章结了婚。大东家里不富裕,四周邻居的二层楼围着他家那几间低低的红砖蓝瓦房,显得格外显眼。大东觉得有点儿对不住玉香,可玉香劝他:“怕啥,我们还年轻,一起奋斗几年,不就什么都有了?”就这样,他们选择继续在外打工。直到生多多前一天,玉香还在生产线上来回奔跑忙碌着。厂子给了她六个月的产假,产假结束,玉香就忍痛把孩子留给婆婆照顾,自己又奔向了那个能改变他们一家生活状态的地方。刚离家那几天,玉香的乳房涨得疼痛难忍。玉香时常想,如果儿子以后懂事了,他会不会恨她这个无情的母亲,刚出生几个月就被扔在家里。玉香的疼不仅在身上,更难以忍受的痛还在心里。有几次,她都梦见孩子小跑着向她奔来,惊醒之后,玉香的枕巾都是湿的。广州离她老家有几千公里,回去一趟的路费加误工费,就是老家两个月的生活费。所以,平时玉香只能忍着心里的痛,更加卖力地工作,她盼望着多挣些钱,早一天把房子建起来,早一天和儿子团聚。可人的贪念是无止境的。当家里盖上了和邻居一样的二层楼时,邻居已经在县城买了房。于是,玉香和大东商量,再做几年,攒够在县城的买房钱就辞职回老家。县城的房子不贵,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也就三十多万。她和大东省着花,一年可以存十万块。这样的话,再做几年,他们就可以辞职回家了。真正让玉香动了回老家的念头的是多多的变化。过完年,她刚上班不久,就接到了多多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老师说,多多这孩子不和小朋友玩,别人抢他的玩具,他也不说话,只会动手打人。老师的意思是怕孩子是自闭症,建议她带孩子去医院看看。玉香的一颗心七上八下,好好的孩子怎么会是自闭症?她赶紧跟厂子请假,匆匆回了家。她记得过年回家的时候,给天天带了很多玩具,但这孩子躲在奶奶背后,任凭玉香怎么哄就是不肯出来。她当时就是觉得孩子胆子太小了。还让婆婆平时多带他去人多的地方转转。婆婆却说:“孩子认生,等和你熟悉了就好了。”玉香心里酸酸的,自己一年才回家一次,而且只在家待一个星期,还没和孩子处熟悉呢,就该走了,在孩子眼里,自己可不就是一个陌生人。直到老师打来电话,说孩子可能自闭的时候,玉香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当玉香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的时候,才发现像多多这么大的孩子,来这里做检查的还真不少。那些孩子多数是老人陪着来的,和他们聊天才知道。那些孩子基本都是父母常年不在身边,都由爷爷奶奶带着。经过检查,医生说孩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闭症,只是内向自卑,也就是一种人格发展障碍。最后,医生解释说孩子的这种原因和生长环境有很大关系。比如在孩子语言功能发展和迫切与外界建立联系的时候,父母不在身边,而带孩子的老人意识不到这一点。在老人眼里,只要孩子饿不着,冻不着就可以了。孩子哭闹的时候,遥控器扔给孩子,让孩子看电视,或者买一大堆杂七杂八的零食。久而久之,孩子觉得只要自己哭几声,就能换来想要的东西,孩子也就不愿意说话了。晚上,玉香和大东在电话里商量,她要辞职在家带多多。出外打工,钱是挣到了,可孩子如果出了问题,那她这个做母亲的不得后悔一辈子。她还记得,正月初六离开家的时候,多多死死抱住她的腿,就是不肯放手。当婆婆硬生生把多多手掰开的时候,她看到了孩子眼里的那种伤心,那种难过,那种失望……玉香听到了自己心碎裂的声音。不是她不愿意在家带孩子,在物价房价飞涨的这个年代,想要日子过得稳妥些,只能外出打工。在农村,没有几个年轻人只为带孩子而留在家里的。有点儿能力的,把孩子接去了务工地,实在接不走的,就把孩子留给公婆带。除非实在没人带的,才不得已待在家里。如果不是孩子出现自闭倾向,或许玉香还下不了辞职的决心。大东继续留在广州打工,玉香做了留守妈妈,一个人挑起了整个家的重担。不得不说,玉香是一个孝顺的好儿媳。这几年,婆婆的身体越来越不好,最近还患上了高血压。为了给婆婆测血压,她买了个血压仪。婆婆怕冷,她给婆婆房间装了空调,睡觉的时候,还不忘再给她装个热水袋。玉香还是一个持家能手,知道大东一个人挣钱不容易,除了不得不花的钱,玉香能省则省。她养了十几只鸡,还养了两只羊。一家人平时吃的鸡蛋不用买了。她又在院子里空闲的地方种了很多菜。夏天有吃不完的黄瓜和豆角,西红柿。秋天,丝瓜秧爬满了半个墙壁,清脆鲜嫩的小青菜铺满了整个菜地。玉香每天都会把院子收拾得干净整洁。多多也在她的教导下变得逐渐开朗起来。玉香问过几个在镇上超市上班的留守妈妈,她们说虽然工资不高,但平时的零用钱是有了。玉香也打算等多多完全没问题后,去镇上找份工作。这样的日子或许也是惬意的吧,但没有大东在身边的日子,她还是觉得,自己的心空了一半儿。比如像多多半夜高烧的时候,玉香感到了空前的绝望,她多么希望一家人能生活在一起。可是,她不能拖大东的后腿,他也是为了这个家。大东一个月工资六千多块钱,而他每个月都会给玉香打过来五千多。广州消费高,一个月几百块钱哪够用?玉香心疼大东,微信视频里,不止一次叮嘱他别委屈了自己,多留些钱在身上总是好的。视频里,大东嘿嘿笑着:“老婆,你就不怕我钱多了办啥坏事儿?”玉香满脸通红,故意生气道:“你敢?你要真做对不起我的事儿,就别回这个家了。”大东转为正经:“放心吧,我大东绝对不会做对不起老婆的事情。厂子里管吃管住,花不着钱。倒是你在家,别总舍不得。对了,我们厂子打算在咱老家那边建新厂了。前段时间,老板还统计咱们老家那边员工的人数呢。听说,愿意过去的人还有奖励。老婆,再等等,我就可以回去陪你们了。”玉香心里一阵窃喜,对他们这个家来说,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真得感谢政策这么好,能把在外的人都引流回家。以后,这些人再也不用背景离乡,骨肉分离了。玉香算着,他们的存款差不多可以在县城买房了。等大东过年回来了,他们就去看房子,到时候,房子买了,大东也可以在家门口上班了。这样一来,一家人就可以永远不分开了。想到这里,玉香浑身充满了活力,好像近在咫尺,一家团聚的幸福生活已经到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