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崔红玲

周末带着八岁的娃到郊外游玩,看到河边的柳树,我忽然想起来小时候在这个时节玩得不亦乐乎的柳哨儿,就从地上捡了根柳枝,借助车上备的野炊用的水果刀,很显摆地给娃做了个柳哨儿。

娃对着“土味”乐器很是好奇,先是翻过来掉过去地看,之后学着我的样子,将柳哨儿鹅黄色的一端轻轻噙在唇边吹,柳哨儿瞬间发出“呜——呜——”声。

娃被勾起了好奇心,想跟我学一下,自个儿去亲手做个柳哨儿玩。见娃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我特别惊讶。在我的印象中,娃对做手工这件事是极不感冒的,老师布置的手工作业,娃几乎每次都是哭丧着一张小脸儿完成的,而且做得要多敷衍有多敷衍,完全是交差应付。像这样主动做手工,娃可是头一回。

难得娃有兴致,我连忙凑过去,一边讲一边给娃做示范。我拿起一根柳条,然后选择笔直柔嫩光滑的两小截折断,一截自己用,一截递给娃,之后一步一步慢慢地为娃示范:首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着那一小截,拿捏着劲儿慢慢扭动其外皮,让柳皮和柳骨一点一点脱离,等两者完全脱离后,轻轻抽出柳骨,留下软软的柳皮管,再用水果刀将柳皮管的两头管口割平,然后将一端管口捏成鸭嘴状,之后进行最后一步,拿水果刀轻轻将管口部位约摸0.5厘米的蜡质层削去,露出薄薄的鹅黄色的内层。

娃看得目不转睛,做得也有模有样,眼瞅着普普通通的柳枝儿在自己手中一点一点地变成了个能吹出音调的柳哨儿,乐得手舞足蹈,一张小脸写满了成就感。

见娃高兴,我连忙又给娃补课,告诉娃柳哨儿吹出的音色与柳管的粗细长短有着直接关系,柳管粗长的,音色低沉粗重,柳管细短的,音色就清脆尖细。

听了之后,娃又自己去做了五个柳哨儿,粗细长短不一,其中一个还在中间用细长的野草系了个结装点。娃一个一个向我展示,然后吹出不同的音调让我听,兴奋得像他做出的不是柳哨儿,而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望着娃红扑扑的小脸儿上洋溢的欢喜,我不禁有些动容,并在那一刻豁然醒悟,娃其实不是不爱做手工,而是不爱做自己不感兴趣的手工。兴趣爱好不仅可以让孩子获得乐趣和满足感,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自信心,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作为家长,我与其苦口婆心去说教,逼娃做他不感兴趣的事,不如用心去关注娃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兴趣点,多给予娃一些选择的自由,然后对娃的选择给予充分的尊重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