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州5月18日電(葉秋雲)鮑魚製品、海蔘產品、印尼食品禮盒……正在福州舉行的第26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簡稱“海交會”)上,“元洪投資區”產業合作平臺展出的產品吸引衆多觀展者的目光。

第26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海交會)上,“元洪投資區”產業合作平臺展出的產品吸引衆多市民、遊客的目光。中新網記者 葉秋雲 攝

本屆海交會上,福州新區元洪投資區在2號館設計佈置了150平方米的“元洪投資區”產業合作平臺,突出“以僑引臺、共享機遇”主題,重點展示30年來園區按照科工貿一體化的發展成效和國際食品園的特色亮點。

福州新區元洪投資區邀請福建長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龍翔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福州元洪商貿集團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參展,組織2家企業參加“供需交流分享會”——農特產品(藍色糧倉)主題推介會活動。

第26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海交會)設置“元洪投資區”產業合作平臺。中新網記者 葉秋雲 攝

福州新區元洪功能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印尼“兩國雙園”正處於加快發展的關鍵階段,藉助海交會平臺,有助於把園區特色推介出去,充分展現福建與印尼在資源整合、產業互補等方面的優勢,全面推進園區高質量發展。

“海交會”商機湧動,磁吸力越來越強。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舉行招商推介會,力促臨空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現場簽署了20個意向項目,總投資達49.2億元,覆蓋跨境電商、物流分撥、航空維修、加工貿易等多個領域。

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2023年7月9日正式獲國務院批覆,位於國家級福州新區和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的規劃範圍內,毗鄰長樂國際機場,規劃總面積爲1.83平方公里,產業涵蓋國際物流、航空維修、先進製造、文化創意、醫療健康等領域。

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吳家瑩說,對廣大臺商來說,通過“海交會”,不僅可與海內外客商加強洽談對接、合作共贏,還可以瞭解大陸經濟發展政策,對接新質生產力產業鏈。(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