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太原5月18日電 (記者 胡健)知識產權賦能山西文博高質量發展座談會18日在山西太原舉行,來自國內文博機構、高校、律所的專家學者圍繞知識產權賦能文博產業發展相關話題展開研討。

知識產權賦能山西文博高質量發展座談會18日在山西太原舉行。胡健攝

當前,文物數字化已成爲山西發展新質生產力、融入文物強省建設的重要抓手,文物數字化保護工作階段性成果顯現。但由於存在數據版權不明等情況,造成海量數據權利交易不暢、流通受阻、乘數效應難以發揮等“數據孤島”問題。

座談交流環節,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發起人何戍中作題爲《知識產權賦能文博高質量發展:觀念、資源、體制》的發言,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叢立先作《NFT數字作品交易平臺的法律責任》主旨演講,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王沛作《山西文博與中華法律文明起源》主旨演講。

華東政法大學傳播學院院長範玉吉圍繞《用智能傳播,使文物活起來、火起來》進行講解,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院長於波作《古典名作的衍生利用與改編邊界》演講,山西省法學會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會長李青華圍繞《數字經濟視角下的文博新質生產力》展開介紹,太原師範學院法律系教授李鵑針對《博物館文化資源開發中的知識產權問題》進行解讀。

山西文物博物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華東政法大學傳播學院簽訂合作框架協議。胡健攝

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長於振龍表示,法律在文物保護、有效利用、文物活化過程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以知識產權等法律權屬賦能山西文博高質量發展,是一次有益的嘗試。此次彰顯權威性和專業性的座談會,是山西文博事業發展進程中,對法律保障作用的一次深刻探討,也將是釐清權責、明晰法規,推動知識產權賦能山西文博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場深入交流研究。

會上,山西文物博物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分別與華東政法大學傳播學院、山西省法學會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