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三明日報

●寧化記者站 賴全平 張寶鈴 通訊員 廖秋香

5月18日,寧化縣特殊教育學校的28名教師,分爲6個小組,踏上了前往各鄉鎮的送教之旅。他們的目的地是27名重殘學生的家,爲這些孩子提供“一對一”的定製化教學服務。

在距離寧化縣城約60公里的安遠鎮張坊村,送教老師伍凌已經在這條送教之路上行走了整整四年,累計行程近萬公里。每當她來到16歲的腦癱學生小王家中,總能見到他早早地坐在家門口滿懷期待地等候。小王每次見到伍凌老師都激動不已,儘管行走不便,但他仍會踉蹌着迎上前。在伍凌老師的指導下,小王不僅在康復訓練上取得了顯著進步,還在識字、算數和看圖說話等課程上表現出極高的學習熱情。課後,伍凌老師還會耐心地向家長傳授護理知識,確保小王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得到妥善照料。

這27名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課堂。教師們根據每個學生的殘障情況和發展特點,精心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課程涵蓋了康復訓練、生活適應、心理教育等多個方面,並且會根據學生的進步情況不斷優化調整。每個月,教師們都會至少兩次上門送教,每次教學時間不少於一小時,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關注和指導。

隨着送教工作的深入推進,這些重殘學生在康復、認知、心理和生活適應等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改善。有些家庭在接受心理輔導後,甚至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更令人欣喜的是,部分學生後來還成功轉入了特殊教育學校或普通學校繼續學習。

寧化縣特殊教育學校自1998年創辦以來,一直專注於爲智障少年兒童提供優質的九年一貫寄宿制教育。自2010年起,學校就遵循“家庭自願、定期入戶、免費教育”的原則,爲重殘學生建檔立卡,提供精準的送教服務。14年來,教師們不斷接力送教,從騎單車、摩托車到駕駛私家車、乘坐公務車,他們爲236名重殘學生搭建了7500多個溫暖的移動課堂。

寧化縣教育局也高度重視這項工作,聯合縣公安局、縣殘聯、縣民政等單位逐一覈實未入學的適齡殘疾兒童數據,並依託特殊教育學校確定送教上門對象,確保義務教育階段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全部入學。同時,《福建省“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方案》也明確要求各地健全送教上門制度,完善服務標準,提高送教服務質量。近年來,寧化縣在公務派車、資金撥付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不斷加大對送教的扶持力度。

在寧化縣特殊教育學校和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這些重殘學生的生活正在被點亮,他們不僅獲得了知識和技能的提升,更在心靈上得到了溫暖和關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