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

見習記者 聞言

財務出身的總經理,能給AI概念股帶來什麼?

空缺1個月,鴻博股份AI業務掌舵人確定。

5月18日,鴻博股份公告稱,董事會同意聘任浦威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分管公司AI業務,並擔任全資子公司北京英博數科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英博數科”)總經理職務。

鴻博股份此前主營印刷業,在經歷多次轉型後,近年來嘗試AI相關業務令其此前8個月股價漲幅5倍,但其AI業務實施主體英博數科在近期爭議頗多,包括AI業務收入確認問題導致業績預告“變臉”、突然解聘原總經理等。

對此,鴻博股份針對AI業務近期動作頻頻,5月17日下午宣佈成立鴻博技術委員會,聘任具有AI業務背景的吳東爲技術委員會主席,並在業績說明會上重申發展AI相關業務的決心。

問題在於,吳東此前不知爲何短暫離開英博數科,而此番掌舵英博數科的浦威,此前從業履歷均與財務相關,並且近半年因財務事項先後兩次被監管警示。

對此,記者採訪鴻博股份原副總經理、英博數科原總經理周韡韡,但其對此不予置評。

過去兩年間,國產算力快速崛起,主流AI公司不再執着於英偉達產品,轉而與國內芯片公司適配。

業內人士分析,一旦國內芯片公司與AI公司“磨合”妥當,留給鴻博股份這樣的“英偉達算力概念股”的時間恐怕不多了。

財務掌舵AI業務?

鴻博股份是A股頗受關注的AI算力概念股,而英博數科總經理自4月中旬空缺1個月,令投資者頗有些着急。

5月16日下午,在鴻博股份2023年度網上業績說明會,多名投資者先後詢問:“英博數科的新任總經理何時到位?”

彼時,鴻博股份董祕王彬彬回應稱:“公司將盡快完成英博數科CEO的選聘工作”。

巧合的是,上述業績說明會召開的第二天(5月17日),鴻博股份董事會同意浦威擔任英博數科總經理職務。

投資者對此感到疑惑,浦威的從業背景與AI沒有相關性。

浦威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註冊會計師、註冊稅務師,曾任常州順風尚德光電系統集成有限公司財務總監;順風光電投資(中國)有限公司財務副總;無錫安瑞稅務師事務有限公司副所長,現任鴻博股份財務總監。

而英博數科定位通用式人工智能(AGI)一站式服務平臺,提供人工智能多模態大模型專業算力服務、全棧式規劃建設運營服務解決方案、圖形處理器(GPU)雲研發及解決服務、人工智能人才培訓服務,以及通用人工智能生態鏈發展推廣。

同時,浦威因爲負責鴻博股份的財務,分別在2023年11月、2024年4月,被福建證監局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數據庫。

業內人士提醒,監管機構對上市公司及其高管出具警示函,是要提醒其注意規範經營和遵守法律法規。如果其行爲嚴重違反法律法規或公司治理規範,或未能及時糾正並繼續存在不當行爲,可能會被採取更嚴厲的監管措施。

針對浦威在AI領域的業務理解能力不足,鴻博股份5月17日下午宣佈成立鴻博技術委員會,吳東被聘任爲鴻博技術委員會主席。

公開資料顯示,吳東畢業於清華大學,歷任搜狐科技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雲副總裁、京東保險CTO等職務,在數據模型研發、數據中心及產品技術團隊管理運營等方面具備10年以上工作經驗。

記者注意到,吳東並非新面孔,2023年5月出任英博數科CTO,負責智算中心、搏博雲及大模型產業實驗室業務,但之後短暫離開了英博數科,外界尚未知曉其離開原因。

內鬥導致繼續虧損

浦威突然掌舵英博數科,凸顯了近期鴻博股份、英博數科的人事紛爭。

4月16日,一份涉及英博數科人事任免的文件在社交媒體流傳,涉及鴻博股份時任副總經理、英博數科CEO周韡韡等人的職務變動。4月19日鴻博股份董事會通過議案,解聘周韡韡的公司副總經理職務。

周韡韡在鴻博股份的轉型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此前牽線其與英偉達合作。據悉,周韡韡此前與英偉達溝通在多個地區的創新賦能中心落地合作的可行性,以及北京AI創新賦能中心合作的商務談判。

2022年8月,鴻博股份與中關村中恆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英偉達公司、英博數科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成立北京AI創新賦能中心,並由英博數科作爲運營主體。

這是鴻博股份正式搭乘AI快車的起點,周韡韡也逐步進入鴻博股份,相繼任職英博數科總經理、鴻博股份副總經理等職務,全面負責英博數科籌建、技術研發、團隊建設、業務開拓等工作。    

來源:英博數科官網

隨着AI概念在A股受投資者追捧,鴻博股份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的股價累計漲幅500.90%,成爲備受關注的AI算力牛股。

問題暴露於4月13日,鴻博股份發佈《2023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顯示,公司2023年歸母淨利潤率由預盈轉爲預虧。

鴻博股份介紹,公司此前開展的AI業務被審計機構判定,應在項目所有設備交付並完成最終部署後方可確認收入,2023年度的相關收入在營業收入中扣除。

隨即,鴻博股份及英博數科爆發人事紛爭。4月16日,社交媒體突傳一份文件顯示,英博數科總經理周韡韡等人被解除職務,辦公區域被多名保安把守,員工居家辦公兩日。

上述文件顯示,解除相關人員職務的理由涉及嚴重失職、營私舞弊,並列舉了涉嫌職務侵佔、非法交易鴻博股份股票、內幕交易等情況。

周韡韡證實了上述文件的存在,但不認可文件的有效性。周韡韡稱:“這是沒有證據的刑事指控,律師已在準備對方誹謗的材料。”

4月23日,鴻博股份收到獨董督促函,被要求強化對英博數科的管理、保障未來業務穩定發展。

轉型窗口期或持續減小

在此次人事變動告一段落前夕,鴻博股份管理層在業績說明會上堅定了轉型方向。

“公司立足於安全印務業務,未來將持續積極拓展AI領域相關業務,實現公司由傳統行業向新興行業的戰略轉型。”鴻博股份董事長倪輝說。

目前,英博數科與百川智能簽訂了《雲服務協議》。倪輝表示,英博數科向百川智能提供一定規模的英偉達智算服務器的算力和資源,以及配套軟件、應用和技術服務,履行期限三年。

問題在於,英博數科與英偉達的合作能否持續,以及未來轉型方向如何?

華金證券通信首席李宏濤認爲,影響算力性能的因素包括硬件和軟件,硬件的核心是製程,需要高製程生產能力,據悉華爲公司早已推出昇騰AI芯片,海光信息深算三號研發進展順利;軟件的核心是生態,建立和培育生態需要時間。

目前,在硬件側,國產算力龍頭廠商持續迭代;在軟件側,限制英偉達高端芯片給國內建立完善生態帶來契機,倒逼互聯網廠商、科研院所的算力需求方購買國內算力芯片進行調優適配,加速迭代。

“我國仍是全球最大的應用市場,具備使用的充足樣本,以時間換空間,我們認爲國內算力終將突破。”李宏濤說。

在此次業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基於上述情況詢問鴻博股份;“是否已有成功的替代案例?”

鴻博股份董祕王彬彬回覆,目前公司算力擴容相關設備陸續到貨中。在AI領域,公司與國內外多家優秀的企業保持合作關係,將綜合考慮各類硬件設備的使用效益進行設備採購。    

針對2023年業績預告修正涉及的AI項目收入問題,浦威以鴻博股份財務負責人名義回應:“英博數科與北京京能項目,目前公司已收到合同金額80%的款項,將在所有設備交付並完成最終部署後可確認收入,目前項目全力推進中。”

不過,鴻博股份在持續傳遞轉型信息的同時,常年主業虧損的問題正成爲懸在其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2018年至2023年,鴻博股份連續6年扣非後淨利潤爲負數,並且2024年第一季度歸母淨利潤、扣非後淨利潤均爲負數。

圖爲:鴻博股份2024年一季報部分財務數據

而被鴻博股份寄予厚望的英博數科,2023年營業利潤、淨利潤也均爲負數。

來源:鴻博股份2023年年報

有投資者關注鴻博股份何時能扭虧爲盈,以及是否會被實施風險警示措施,鴻博股份管理層未予以正面回應,僅提到積極拓展AI領域相關業務並提升內部管理,進而提升盈利能力。

對於鴻博股份而言,經歷此次重要人事變動,其向AI領域轉型的道路更需謹慎,未來也更需要以實打實的業績來證明轉型成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