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张志锋

5月18日,河北易县安格庄村,村民赵东玲不断接到订餐、订房的电话。“明天是‘中国旅游日’,景区推出好多免费项目。我们家小院的客房全满,来了100多人。”赵东玲说。

(太行水镇民宿,资料图)

“过去一年就忙几个月,现在一年忙到头。”虽说忙,但心里美滋滋。赵东玲的小院,是当地乡村旅游的“温度计”:最早是5间瓦房;不够用,盖起一座二层楼,多了4间房;刚用几年又不够,拆掉二层楼,重新盖起三层楼,共有40间客房。

村子紧挨着易水河上的安格庄水库,邻近狼牙山风景区,但以前游客却并不多,赵东玲的生意不温不火。她说,大伙儿当时在水库网箱养鱼,“好风光被破坏了,游客当然少。”后来县里下大力气保护生态,取缔网箱等无序经营。

山坡绿、水库清,旅游旺。为发展乡村旅游,当地把水库改称易水湖,引入社会资本,在安格庄村建起“太行水镇”。近年水镇等周边景区年均接待游客约300万人次。在易县,各类“农家院”发展到500多家。

传统的太行山民居、田园生活,让众多游客在这里找到了“山水间的家”。

“看车牌,北京、天津、石家庄的游客最多,大多是回头客。”赵东玲在院门口招呼着客人“回家”。

水镇里,水街、山货街、小吃街上人流如织,一家“网红”缸炉烧饼店前排起长队,烧饼金黄酥脆。“一口就吃到了小时候的味道!”一位来自石家庄的游客说,“趁热尝尝,再带几个回家。”许多年轻人拿出手机拍照打卡,有的还开起直播。小河边,游船上,几个女孩身着汉服,风姿绰约。

赵东玲的父亲以前是渔民,如今在景区开游船。村民以荒地荒山入股景区,收益有分红,打工得工资,村里有九成的劳动力参与旅游业,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9000元增加到去年的约28500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