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作者:本報記者 黨文婷 嚴聖禾

《光明日報》( 2024年05月20日 01版)

【這些提振經濟的好做法】

“用這種噬菌體來對付水產養殖中常見的病害弧菌,既不傷害有益菌,保護微生態環境,又沒有毒副作用。”在廣東深圳北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驗室裏,創始人冷冰峯向記者展示自主研發的複合噬菌體制劑。

“我們的產品在茂名、汕尾的養殖場已經成功應用,在華中、華東等地也開始合作推廣。針對海水養殖的噬菌體產品也即將上市!”對這一技術應用前景,冷冰峯充滿期待。

合成生物,這個處於孕育期的未來產業,如今在深圳正快速走向應用和產業化。

“多虧了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概念驗證平臺!”冷冰峯迴憶起當初讓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的經歷,不住感嘆。

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概念驗證平臺,是深圳第一個由政府發起的概念驗證支持計劃。它成立於南山區,面向深圳及海內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早期優質科技創新項目,提供政策、空間、產業、基金等全方位支持。

讓科技成果邁向市場的第一步,就是從成千上萬個早期成果中,遴選出最具實力的“潛力股”。

“遴選比例大約是100:1,堪稱百裏挑一!”平臺運營方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的合作發展部部長曹騰飛介紹,在“篩”這一關,既要評判技術是否先進,也要看項目產業化的潛能夠不夠大,應用領域是不是廣闊。通過篩選的項目,將根據科技成果轉化的不同階段獲得項目路演、經營實施、團隊組建、技術驗證、資金募集等全週期護航服務。

“科技成果產業化,有了強有力的‘外腦’支持,這對一個初創團隊來說,可真是如虎添翼!”冷冰峯說,儘管才成立一年多,團隊已經獲得了百萬元訂單,今年營收有望突破千萬元。

如今,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概念驗證平臺已經對接及服務160餘個項目,成功孵化了一批生物醫藥、新材料領域的初創企業。

(本報記者 黨文婷 嚴聖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