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上接1版)

母基金的“吸金”能力很明显。成立仪式现场,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发起人之一的渝富控股集团,就与26家投资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这是借助西洽会东风、吸引各方来渝投资的典型案例。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五届西洽会签约项目超过1000个,投资金额近2万亿元,为重庆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各地客商共享发展机遇

西洽会有一个“传统项目”:“投资西部行”重点产业项目路演对接活动(以下简称“投资西部行”)。

活动期间,主办方会邀请全国各地有投资意愿的企业,以及重庆本地有融资需求的单位,通过现场项目对接、路演等形式展开交流,最终促成合作。

比如第五届西洽会的“投资西部行”,汇聚了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福建、海南等地的46家企业,以及重庆、四川等西部地区30家企业代表、嘉宾参加。现场,15个项目进行了路演推介。

活动期间,参会企业嘉宾还前往鱼复工业园、赛力斯两江智慧工厂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并与相关企业开展交流。

本届西洽会依旧会举办“投资西部行”。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活动已邀请到80余家企业和商协会参加,重点聚焦国际贸易、先进制造业、人工智能等领域。

“投资西部行”是重庆与参展客商共享发展机遇的缩影。

重庆市会展行业协会秘书长牟震说,促成投资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邀请企业到现场对接。通过西洽会,重庆不仅可以邀请客商来渝参展,还能让他们与更多重庆本地企业、机构、区县深度交流,从而促成合作。

渝中区对此深有感触。比如在第三届西洽会期间,借力“一带一路侨商组织年会”,渝中区邀请100余名参会侨商到渝中区参观,并召开商务推介会,洽谈合作。而在第四届西洽会上,渝中区又策划了“跨国企业重庆行·渝中分场活动”,邀请了一众跨国企业高管走进渝中,与相关部门座谈交流,了解渝中产业发展情况,实地开展投资考察。

西洽会组委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五届西洽会以来,共有2万多家国内外企业(机构)参展参会,这为世界了解重庆、关注重庆、投资重庆提供了强大助力。

西洽会释放“消费红利”

除了投资,西洽会对重庆消费的促进与带动作用,也不可小觑。

“像西洽会这样的大型展会,必然会带动重庆的吃住行等一系列消费。”牟震介绍,会展界有“1∶9”的说法,即会展收入为“1”,带动的相关收入为“9”。在西洽会举办期间,除了能带动展馆周边的住宿、餐饮、交通等消费外,重庆各大商圈、文旅行业的消费也会随之提升。

距离重庆国际博览中心车程仅10分钟的龙湖公园天街便是佐证。

据了解,每届西洽会的前一周起,龙湖公园天街的人流量和销售额会比当月其他时间段有明显增加,增幅均在40%以上;而在西洽会举办期间,增幅数据还会有所提升。

为此,本届西洽会期间,龙湖公园天街选择与大会主办方合作,为其提供专属服务。比如凭西洽会的参观展证,可在商场中享受一系列消费优惠。

“不仅是展馆周边区域,我们还希望能有更多区域参与到西洽会中。”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西洽会将举行“西洽惠全城”促进消费活动,包括解放碑、观音桥等商圈,都会推出一系列举措,让更多市民享受到西洽会带来的“消费红利”。

除了直接的消费带动,西洽会还间接地佐证了重庆消费的潜力,助力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其中一点,就是各类消费实力榜单的发布。

比如,福布斯中国曾在第三届、第四届西洽会上,公布了当年的“福布斯中国消费活力城市榜”,重庆两次位居榜单前五。

“这种活力,能给重庆带来更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亚洲首店、中国内地首店和西南首店。”福布斯中国相关负责人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