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解放日報

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圓滿落幕,巴赫打出“滿分”——“所有環節都達到了最高的標準”

“比賽精彩、氣氛熱烈是最大感受”

姚勤毅

昨天,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進入第四個比賽日。在滑板女子碗池決賽,澳大利亞選手阿麗莎·特魯奪得冠軍。 本報記者 海沙爾 攝 ■據賽事組委會提供的官方數據,四天賽事入場觀衆4.5萬餘人,其中境內觀衆佔比89%;境外觀衆佔比11%;18歲以下觀衆佔比30%,18—45歲觀衆佔比58%

本報記者 姚勤毅

“一次偉大的合作,創造了一場偉大的賽事!”爲期四天的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昨晚落下帷幕。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對本次大賽作出高度評價,他還代表國際奧委會感謝了上海爲本次比賽所做的籌備。“所有的環節都達到了最高的標準,如果滿分是10分,那毫無疑問我會給到10分!”

“說實話,我有點捨不得離開!”

在這項國際奧委會全新打造的賽事中,四個奧運新興項目——滑板、攀巖、霹靂舞、自由式小輪車的464名世界頂尖選手,爲150餘張巴黎奧運會門票展開終極對決。四天的賽事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和聚焦,尤其受到中國觀衆的熱捧,每場比賽幾乎座無虛席,不少觀衆都在尋找機會和偶像互動,索要簽名。據賽事組委會提供的官方數據,四天賽事入場觀衆4.5萬餘人,其中境內觀衆佔比89%;境外觀衆佔比11%;18歲以下觀衆佔比30%,18—45歲觀衆佔比58%。

“我都不記得上次有這麼多觀衆是什麼時候了。”美國滑板名將伊頓被上海狂熱的賽事氛圍折服——比賽間隙,有觀衆擠在看臺邊上,把短袖扔下去請他簽名,更多人圍堵在出口,就等着和偶像能有一次近距離接觸的機會。賽事落幕,許多市民觀衆還依依不捨,留在賽場拍照留念。“比賽精彩、氣氛熱烈是給我的最大感受。”一位美國記者說道。

巴赫顯然也有同感。“說實話,我有點捨不得離開!”昨天的新聞發佈會上,巴赫的聲音略帶沙啞。此次來到上海,巴赫兩天的行程排得滿滿當當。昨天一大早,他就前往上海體育大學,受聘爲該校的名譽教授。此後,他又出現在黃浦濱江城市體育公園,在觀賽的同時與觀衆近距離互動,還一一滿足了許多簽名合影要求,樂此不疲。 下轉3版(上接第1版) “我發現年輕的一代都在享受這種全新的奧運體驗!”

中國選手“像冉冉升起的新星”

“5年前,在這些項目的賽場上很少見到中國運動員的身影。5年後,許多中國運動員已經像冉冉升起的新星一般,不僅參與其中,還能以奧運會級別的水準晉級,甚至拿到獎牌!”除了賽事組織,巴赫還點讚了中國選手的發揮。

本次賽事中國隊表現亮眼。自由式小輪車項目收穫最豐——在女子公園賽中,中國隊三位姑娘孫思蓓、孫佳琪和鄧雅文,擊敗衆多歐美好手包攬前三名,讓人們對她們在巴黎奧運會上衝擊獎牌甚至金牌充滿期待。“我們從開始都不知道這個項目的規則,到現在女子選手能和歐美運動員進行對抗,這得益於其他技巧類項目的引領,以及具有豐富經驗的外教的幫助。”中國自由式小輪車國家隊主教練吳丹說。

中國攀巖隊也取得不俗的戰績:速度攀巖項目決賽中,中國女隊表現出色,其中周婭菲榮獲冠軍,牛笛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績;男子組方面,中國隊伍鵬和王欣尚分別奪得第二、第三名;而在兩項攀石和難度攀巖全能項目中,18歲的女將駱知鷺最終排名第七位,向着巴黎奧運會的入場券,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中國霹靂舞也有收穫。昨晚的霹靂舞男子組決賽中,中國選手亓祥宇經過三回合的比拼以1比2惜敗於荷蘭選手迪烏夫,獲得銀牌。

“我們的崛起可以說給這個項目注入了一些新鮮血液。對於中國而言,既然要做這個項目,那麼就要做到極致、做到最好。”中國自由式小輪車國家隊隊員鄧雅文的一席話,也是本次大賽四個項目所有中國選手的心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