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阳泉日报

【强信心 抓落实——十大战略进行时】

我市探索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新模式

打好“持久战” 守护一方绿水青山

本报讯 水面碧波荡漾、植被绿意盎然、河道清洁畅通……禅房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让盂县孙家庄镇禅房村美景如画。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新模式,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持续打好水土保持“持久战”,守护绿水青山,打造了一批“满山皆绿、溪水潺潺、生态清洁”的村庄。

去年,我市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48.94平方公里,超额完成治理任务。我市以“山青、水净、村美、民富”为目标,以水系和村庄周边为重点,坚持山水林田路村统一规划,治山、治水、治污协同推进,大力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盂县禅房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1190万元,通过水保造林、封山育林、村庄美化、蓄水设施建设等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28平方公里。平定县中滩沟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700万元,完成面源污染治理、营造水保林、河道整治、绿化美化等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与传统治理方式相比,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更加显著。

抓好治理工作的同时,我市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按照水利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我市全面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制度,2023年共审批水土保持方案72个,督促生产建设单位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28.97公顷。我市还对38个生产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督促建设单位进行整改。

我市出台了《阳泉市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水土保持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水利部门与项目主管部门、检察机关开展了联合检查和联合执法,实施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清单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有机衔接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我市还开展了水土保持信息化、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水土保持监测等工作。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落实大水保理念、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严格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推动水土保持工作提质增效,守护一方绿水青山。(侯 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