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四川日報

業界認爲汽車產業的未來,“上半場”是新能源汽車,“下半場”是智能網聯汽車

釋放“智慧動能” 川渝聯手搶跑“下半場”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碧紅

●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超過780萬輛,較2022年增加了近200萬輛

●四川已聚集100餘家國內外頭部企業,智能網聯測試能力在國內處於第一梯隊,同時推動成都進入住建部、工信部“雙智”試點,部署了約8萬個通信路側單元,初步構建起“車、路、雲”協同的車城網

●川渝兩地現有45家整車企業和1600多家配套商,全域自主配套率超過80%,智能網聯領域的關聯企業高度集中

業界一個普遍觀點認爲,汽車產業的未來,“上半場”是新能源汽車,“下半場”是智能網聯汽車。這樣的觀點正加速演進成爲現實。5月16日至18日,第十屆成都國際汽車零配件及售後服務展覽會現場,5萬平方米的精品展場上,智能網聯領域的衆多國內外企業“扎堆”,首次成爲舞臺中央的“第一主角”。

這是一種鮮明而強烈的信號:在全球汽車產業競爭加劇的當下,智能網聯汽車正以更快的速度走到大衆面前。作爲全國首批、中西部唯一的綜合型“中國軟件名城”,成都乘四川智能網聯測試能力居國內第一梯隊的“東風”,在汽車產業的“下半場”能否成爲“主戰場”?

汽車產業變局加速演進

中國汽車出口進入“四性”兼備新階段

大衆對於汽車產業的關注度,正站在歷史的高點,行業內亦是如此。作爲第十屆成都國際汽配展的主辦方,省貿促會相關負責人感慨萬分:一個聚焦汽車零配件和售後服務等細分領域的地方展會,參展企業規模和國內外專業觀衆數量持續創新高,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汽車工業領域的相關機構和企業赴會場洽談業務。

這樣的高熱度,源於當下在激烈震盪中前行的汽車產業。現場,國家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丁燕用幾組數字,爲當下全球汽車產業變化勾出重點——新能源汽車的全球滲透率持續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量爲1271萬輛,滲透率達到15.3%。丁燕介紹,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超過780萬輛,較2022年增加了近200萬輛。

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資深首席專家、總師辦副主任黃永和看來,全球汽車產業正在經歷百年未有的變局,這集中體現在3個方面的變化:一是汽車製造工藝技術取得較大進步,產品競爭力加速推動產業鏈價值鏈提升;二是全球新能源汽車進入快速發展期且汽車生產集中度非常高,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前20名的品牌銷售量達到999萬輛;三是我國汽車市場整體回暖向好,預計到2030年純電動汽車將成爲主流的技術路線。

丁燕認爲,當前中國出口到全球的新能源汽車數量持續提升,儘管去年這一佔比已超過25%,但仍不足出口總量的三成,空間廣闊大有可爲,“中國汽車‘走出去’,到了必要性、可行性、機會性和戰略性兼備的新階段。”

細分領域搶跑

川渝攜手發力智能網聯汽車和車聯網產業

瞄準汽車產業細分領域發力,衆多參會參展的川渝展商和專業觀衆,將注意力更多地聚焦在智能網聯領域,首發首秀首展接連不斷。

在第十屆成都國際汽車零配件及售後服務展覽會展場5號館,數十家來自國內外的同行將最新產品擺放在各自展臺顯眼處。在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落地孵化的成都通廣網聯科技有限公司展臺內,其最新研發的感通算一體化智能路側單元產品首次問世。“作爲全球首個將通信和計算進行集成感知的智能路側單元設備,將讓聰明的車、智慧的路、靈活的‘雲’運行效率提高數倍。”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成都通廣網聯的技術團隊來自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其自動駕駛車隊場景建設項目不僅創造了四川省內的多項“第一”,還成爲中德智能網聯汽車(四川)示範基地的重點項目之一。

“在成都建設的中德智能網聯四川試驗基地封閉測試場,目前已吸引騰訊、德賽西威等龍頭企業相繼落戶,正加快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研發製造基地和車載智能系統控制產業園。”中德智能網聯汽車(四川)示範基地運營方,成都智能網聯汽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基地測試場景多達260餘種,實現了專業網絡全覆蓋,路側設施設備、車輛等全面感知。

近年來,四川加快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和車聯網產業,省內已聚集100餘家國內外頭部企業,智能網聯測試能力在國內處於第一梯隊,同時推動成都進入住建部、工信部“雙智”試點,部署了約8萬個通信路側單元,初步構建起“車、路、雲”協同的車城網。此外,正加快打造集標準制定、檢測檢驗、示範應用、國際合作於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等。

當前,川渝兩地正聯手共建高水平汽車研發生產製造基地,並圍繞“國內領先的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發展目標,大力培育發展汽車後市場產業生態集羣,拓展新業態、新模式。數據顯示,川渝兩地現有45家整車企業和1600多家配套商,全域自主配套率超過80%,智能網聯領域的關聯企業高度集中。

“聚焦這一細分領域,本屆展會特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專區,重點推動四川智能網聯、車載系統與重慶整車等優勢資源整合利用,助力川渝汽車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省貿促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