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建設的湘潭實踐

——湘潭市積極探索老工業城市綠色發展新模式

湘潭日報社重大報道工作室

張希對湘潭的印象,在高鐵上改變了。

在她的腦海裏,“老工業基地應該是重工業集中、高能耗產業密集的樣子。”今年1月,作爲長三角地區一家科技企業的負責人,張希應邀到湘潭園區考察。當高鐵駛入湘潭境內時,她看到窗外時而田林交錯,時而山水相融,就像一幅流動的風景畫。

“風景如詩如畫,好解壓!”張希說。

張希的感受不是個例。湘潭優良的人居環境,優化的營商環境,活力迸發的汽車、新能源、新材料、醫療器械、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等產業,顛覆了許多初到湘潭的企業家對這座老工業城市的想象,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因水而生,因水而興。湘潭曾以“千里湘江第一灣”的水運樞紐地位,發展成湖南商業中心、南方地區重要的商貿重鎮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一座座大型工廠拔地而起,商貿網絡日益完善,湘潭工業重鎮聞名全國。

但這座城市正在煥發蓬勃的綠色生機。

近年來,湘潭積極探索老工業城市低碳轉型示範創新舉措,加快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綠色理念

——低碳元素融入城市肌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碳達峯碳中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作爲亞洲開發銀行重點支持的低碳試點城市,湘潭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將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

2023年12月21日,新能源汽車領域又一里程碑時刻。

這天,吉利遠程新能源商用車湘潭基地宣佈落成,首臺遠程超級VAN同步下線。

吉利遠程新能源商用車湘潭基地投產的意義,已不僅僅是一座面向全球、打造全新VAN品類標準的智能數字化工廠,以及可實現約260億元年產值;它還向外界傳遞了一個重要信號:地方政府與龍頭企業攜手鋪就綠色之路。

“吉利遠程新能源商用車湘潭基地,是我國首個應用‘海綿城市’概念的商用車整車製造工廠,每年可減少碳排放900萬噸。”吉利方面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計劃從超級VAN開始,探索太陽能車端應用、生物基環保塑料應用及零部件的循環再製造,並從車輛全生命週期設計、採購、製造、運營、回收等方面實現全方位減碳。

“規劃吉利遠程新能源商用車湘潭基地之初,我們就明確要爲國內商用車行業綠色建造樹立新的標杆。”湘潭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僅湘潭經開區,在湘潭高新區、嶽塘經開區、雨湖高新區、韶山高新區等地,裕能新能源、華夏特變、江冶機電、恆欣實業等一批高科技企業也在成長壯大,成爲加速經濟轉型的生力軍。

和很多老工業城市一樣,湘潭一直奮力擺脫對傳統工業的依賴,尋求轉型。向何處轉?接續產業如何選擇?湘潭目標明確:堅持鍛長板補短板相結合,努力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

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湘潭以綠色發展爲指引提升“含金量”,一方面推出“三改一擴”(技術改造、數字化改造、減排減污綠色低碳化改造、擴產增效)三年行動, 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讓“老樹發綠芽”。另一方面,瞄準全省“4×4”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產業細分領域,鞏固延伸先進鋼鐵材料、新能源汽車、先進電池材料三大千億級優勢主導產業;改造提升電機電控電傳動、紅色文旅等三大傳統特色產業,前瞻佈局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

在招商引資和產業發展中,湘潭對企業和項目的選擇越來越講究。“不符合環保準入要求的,一律不批。”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告訴我們。

一組數據可以看到湘潭努力的成效。截至4月底,湘潭14個國控省控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其中12個斷面達到Ⅱ類水質。

5月13日,在2024年湖南省節能宣傳週啓動儀式上,被問及湘潭低碳城市建設爲何取得明顯成效時,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作了經驗分享。

這位負責人說,湘潭通過頂層設計明確城市綠色理念普及、綠色交通體系構建、建築能效提升等關鍵領域的發展路徑。積極引入和自主研發低碳技術,推廣使用可再生能源,實施智慧電網和微電網項目,大幅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如,近年湘潭引入電動公交車100輛,新建充電站381座,引導社會資本新建充電站1200座。僅此一項,每年減少碳排放2萬噸。

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到更多細分領域開花結果;從老工業基地,到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老工業轉型升級示範市、國家森林城市……一項項殊榮背後,湘潭的綠色發展理念愈加明晰。

綠色生態

——城在林中,人在景中

從湘潭市區向西行80多公里,就是湘中地區規模最大的城郊溼地——水府廟國家溼地公園。白鳥飛翔,蘆浪搖曳,黑鸛、白琵鷺、小天鵝、白頭鷂等15種國家一級、二級保護鳥類在此棲息,吸引扛着“長槍短炮”的攝影愛好者慕名而來。

水府廟國家溼地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得益於加大對溼地公園的修復和保護力度,水府廟國家溼地公園森林覆蓋率現已達到47%,野生動植物種羣數量穩步增加,特別是鷺類由過去幾千只增加到了1萬多隻。今年“五一”假期接待遊客2萬餘人次,旅遊收入超百萬元。

溼地風景令人流連忘返,城市公園建設也在同步推進。

夏日傍晚,位於湖南工程學院旁的木魚湖公園,落日的餘暉灑滿湖面,水波盪漾、空氣清新,很多市民在這裏漫步休閒。

“這裏過去是臭水溝,周圍堆滿垃圾、蠅蚊遍佈,了無生機。現在政府花大力氣治理後,變成水清岸綠的城市公園了。”家住東湖路的趙師傅回憶起昔日木魚湖的場景,直感嘆今非昔比。“天氣好時,我早晚都要過來走幾圈,環境很舒服。”

實現碳達峯、碳中和是一場系統性變革。近年來,湘潭通過科學合理的城市佈局、產業調整和能源結構優化,較好實現了城市綠色轉型。一個典型例子,就是規劃了以市中心大型公園爲核心,輔以遍佈市區的小型綠地和生態廊道的“一核多點”綠地系統。

此外,湘潭大力開展老舊小區補綠增綠,在全市55個社區老舊小區種植喬木5000餘株,建成10公里長的森林步道,提質改造綠色通道、長株潭森林城市羣生態綠心區。城區之外,“見縫插針”添綠,將鄉村綠化美化納入“林長制”考覈,以獎代補,深入開展造林綠化工作,用紮實的行動守護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金名片”。

城在林中,人在景中。市林業局數據顯示,湘潭森林覆蓋率穩定在42.51%,森林蓄積量達1060.65萬立方米,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75平方米。

2022年,湘潭列入國家首批、湖南唯一一個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2023年,湘潭入選國家首批碳達峯試點城市。

綠色經濟

——釋放發展新動能

工業是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電機既是工業領域最廣泛的配套驅動設備,也是“耗能大戶”。

作爲電機行業頭部企業,老牌國企湘電作出了示範。近年來,湘電圍繞國家“雙碳”目標,聚焦“電磁能+電機+電控”核心主業,加快綠色低碳、高效節能成套裝備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目前企業研發的高效節能電機型號共計3000餘個,是入圍國家“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最多的企業之一。累計生產高效節能電機20000多臺,推廣量排名行業第一。

“我們開發出功率密度更大、中心高更低、體積更小、能效更高的綠色高效高壓電機和超綠系列電機產品,電機效率達96.91%,關鍵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湘電相關負責人告訴我們。

湘電還在電力能源、交通運輸領域發力。其中,湘電自主研製的世界首臺120噸級純電交流傳動電動輪自卸車,已於2023年5月通過國家級鑑定。和同噸位傳統燃油車比較,車輛燃料成本降低70%以上,運行成本降低40%以上,年減少碳排放1500噸。目前,該產品已在國內多個礦山運行,並出口歐洲、南美洲,市場訂單飽滿。

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亞洲開發銀行支持下,湘潭身體力行地做低碳城市建設的實踐者。

首先,制訂了完備的低碳政策體系,鼓勵企業通過技術革新和產品升級,實現經濟、社會效益“雙贏”。

其次,政府對參與低碳構建的企業加強監管、加大激勵,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財政補助、提供融資擔保等方式進行支持。把企業在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經驗,納入政策優化的首要考慮。政企的“雙向奔赴”,不僅促進了低碳技術的創新與應用,也加速了整個社會向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轉變。

值得一提的是,湘潭市籌備設立了低碳發展基金,引入社會資本支持重大低碳項目建設,並與銀行合作推出“綠色信貸”產品,支持節能減排、清潔能源等領域項目融資。5月13日,湘潭率先發布《國家碳達峯試點(湘潭)實施方案》,邁出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一步。

“我們定期發佈低碳城市建設進展報告,2021年至2023年湘潭萬元GDP能耗累計下降約11%,圓滿完成了‘十四五’能耗強度下降的進度目標。”市發改委負責人說。

(總策劃:龍香玖 執行策劃:王超 本文采寫:王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