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检查是《证券法》赋予证监会的一项监管执法手段,也是发行上市书面审核的延伸和补充,重点是聚焦拟上市企业的信披质量、存疑事项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

出台本质是为了通过严格的现场检查传导监管压力,对部分“带病闯关”的企业形成震慑,但因对抽中企业的审核强度较大,常常让拟上市企业“闻风丧胆”。

特别是今年在新任证监会主席吴清上任以来,加深了对新股市场发行节奏的把控以及审核强度。

3月15日新修订的《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特别提到强化申报即担责,增加现场检查比例,对于一查就撤的企业重点关注,发现问题也要追责,过去的“一查就撤”休想一走了之。

而据新规介绍,未来抽查数量覆盖率将提高至不低于拟上市企业的三分之一。

2024年的现场检查“新要点”,北交所抽查数量最多

从2021年证监会首次出台了《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后,常态化现场检查被作为IPO全链条监管的重要手段,以及书面审核问询的补充。

出台至今将近三年的时间内,有超百家拟上市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不少企业被抽中后纷纷撤材料,年撤/否率曾一度超过70%。

3月份的“飞行新规”出来后,年撤/否率会否将再创新高?而那些被抽中的“天选之子”公司,最被关注是哪一方面?

今年以来截至5月17日,有超过12家公司被抽中现场检查,其中被抽中公司数量最多的板块为北交所,有5家;其次为创业板,有3家;科创板和主板则各被抽中了2家。

从目前的现场检查过程中,只有一家科创板的恒达智控终止撤回了IPO申请,另外有6家公司尚处于悬而未决的中止的审核状态,仅有一家北交所的护航科技和一家主板的华之杰已回复。

撤回申请的恒达智控此次IPO拟计划募集资金25亿元,分别用于煤矿智能化产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煤矿智能产品研发实验中心建设项目、智能供液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其中2.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但在提交上市申请前夕,2020年-2022年期间其累计分红高达14亿!而这期间其累计净利润也只有16.76亿,这就意味着其分红占比高达83%,分钱分的快准稳狠。

而恰好对应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中,提到的严查严防拟上市企业突击“清仓式”分红。

尤其是其计划上市前的最后一年——2022年,恒达智控分红7.5亿,而当年净利润仅有近2000万,简直就是正中上述提到的证监会审核新规,这波被抽中检查撤回也不算冤枉了。

从检查问询情况来看对于拟IPO公司来说,关注重点主要集中在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准确,内控制度执行不足,以及会计处理不恰当上。

信息披露方面:如对赌协议、重大诉讼未披露,对客户及供应商信息披露不完整,对核心技术信息、供应商采购情况披露不准确,对会计政策的披露与实际执行情况存在重大不一致等。

内控制度方面:如原始凭证的获取及保管制度流于形式,现金管理及ERP系统权限管理制度缺位等。

会计处理方面:如对赌协议未进行会计处理、坏账准备及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足等。

对于中介机构方面,则主要关注两大类问题。

一是核查程序是否到位的问题:像对重要原始凭证不规范、会计科目账实不符、通过客户及供应商转贷、客户供应商重合、重要关联方及关联交易、主要账户资金流水、增资资金来源异常等关键事项未执行充分的核查程序;对未回函或回函异常的函证事项未执行替代程序;存货及在产品监盘流于形式;未合理关注ERP系统存在的控制缺陷;未充分关注会计政策及估计变更等。

二是工作底稿记录是否规范的问题:像访谈工作底稿不完整;函证信息记录有误;记录的核查结论与事实明显不符;对异常事项及采取的应对措施记录不充分等。

结语

审核新规完善后,“撤回”“终止上市”成为2024年拟上市公司的真实写照,保荐机构迎来申报即担责的新担子,IPO企业遭遇抽查也无法再“一撤了之”。

市场迎来阵痛的改革阶段,但也只有在这种真实的痛感中,方有可能迎接一个更健康的市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犀牛之星”(ID:ipo3ipo3),作者:犀牛之星,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