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拂曉報

高質量教師是高質量教育發展的中堅力量。近年來,埇橋區教體局全面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積極對接杭州市上城區教育局,聚焦高素質教師人才培養,“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廣泛開展教育領域合作交流,放大優質教育資源效應,建立兩地校際合作聯盟,完善兩地賦能、雙向奔赴的教育人才培養機制,構建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教育合作發展新格局,共同書寫兩地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精彩答卷。

☞聚焦優質資源共享

——“動起來”夯實交流學習基礎樁

埇橋區教體局與上城區教育局就幹部教師培養機制、資源共享整合,教育創新發展、教育質量提升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交流,多方面達成交流合作共識,共同簽署了《高質量發展結對合作幫扶協議》,進一步激發埇橋教育內驅力,提升埇橋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雙方共同認爲,埇橋與上城在區位優勢、文化底蘊、教育管理等方面有很多相似性,教育發展互補性強、融合度高,兩地要進一步完善常態化聯絡機制,廣泛開展教育管理合作交流,推動兩地學校結對幫扶,開發教育科研合作項目,構建開放、協同、聯動的高質量教師培養體系,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緊密合作,推動兩地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

埇橋區積極探索更爲順暢、更有實效的合作方式,更好地滿足教師的發展需要,促進兩地教育的共同發展。4月8日,埇橋區教體局印發《關於加強與杭州市上城區學校合作交流的通知》,建立對接協調工作機制,組織鄉鎮5個教育督導教研協作區26所中心校、城區2個教育督導教研協作區21所小學、區直12所學校以及埇康幼教集團、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等與上城區18所學校結對幫扶,廣泛開展學校管理、學科建設、校本研修、學生髮展等形式多樣的互動交流,並通過選派校幹、教師跟崗實踐等形式,學習上城區學校先進的管理經驗,進一步深化兩地高質量合作交流。

同時,部分城區小學、鄉鎮教育督導教研協作區也陸續到結對學校開展對接交流。埇橋區教育督導教研第一協作區與杭州市天杭教育集團簽定結對合作辦學協議;埇橋區教育督導教研第四協作區與杭州市錢江外國語實驗學校、杭州市茅以升實驗學校深層次對接合作;宿州市通濟小學與杭州市丁荷小學簽定教育合作校際結對協議書;埇橋區教育督導教研城區小學第一協作區與杭州師範大學東城第二小學對接,協商跟崗培訓、教師研修、線上線下教研活動等事宜。通過借鑑杭州市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逐步提高全區教育辦學水平。

☞聚焦專業水平提升

——“請進來”打造校際合作新樣態

優秀教師成長是遵循着一定規律的,在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時期,需要不同、追求不同。埇橋區服務教育高質量發展要求,與上城區合作交流中,立足區情,根據各級各類學校教師的不同特點和發展實際,按照區域、城鄉、校際差異,以教師專業發展爲基礎,邀請上城區的優秀管理者和骨幹教師來實地指導學校管理,助力教科研水平提升,給廣大教師的專業化創新發展搭建一個有效的平臺,切實帶動埇橋教師隊伍綜合素質提升。

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結對幫扶是埇橋區教育督導教研第一協作區,該校校長邱曙光是“中國好校長”獲得者、浙江省政府督學、浙江省“春蠶獎”獲得者、杭州市首批優秀校長。他提出“1+3+x”幸福課程體系,天杭學校因此被評爲杭州市首批10所義務教育深化課改試點學校。4月17日,埇橋區舉辦學校管理幹部能力提升培訓,邱曙光應邀作專題講座。他以天杭教育集團發展爲例,從“幸福地創造幸福”的辦學理念出發暢談提升學校管理的道與術,介紹了他和教師團隊打造的天杭模式“鏡面式教育”,即以人爲鏡、以己爲鏡、以標準和規範爲鏡,用照鏡子的方法進行反思,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這次講座對學校管理來說,有針對性和實用性。”蘄縣鎮中心學校校長張傳軍認爲,講座中提出的“評價不僅是判別,更是診斷與激勵”“任何行爲的養成都要定標準、做範本、強訓練、有評價”等十個教育觀點,給學校管理提供了專業、科學、高效的思路。

一直以來,以專家型校長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是埇橋教師人才培養的重點工作。自簽署合作協議以來,埇橋區與上城區以“共享、共培、共育”方式,深入開展教育幫扶工作,有針對性地定向發力,充分發揮上城區名校在辦學理念、教學資源、教師人才隊伍建設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經驗和優勢,邀請名校優秀管理者到埇橋區爲學校發展精準把脈、靶向發力、科學引路。

4月19日,埇橋區教育督導教研第一協作區以“學校高質量發展”爲主題,邀請邱曙光深入桃園中學、桃園鎮明德小學、蘄縣初中、蘄縣鎮中心小學等4所學校,從學校辦學理念、校園文化育人功能、教育教學等三個方面進行指導。4月22日,埇橋區教育督導教研第五協作區邀請杭州清河實驗學校校長金曉蕾深入蒿溝鎮中心學校、苗庵鎮中心學校、桃溝鎮中心學校、時村鎮中心學校、時村中學、灰古鎮中心校、灰古中學進行交流指導,共同推動兩地學校高質量發展。蒿溝鎮中心學校校長張翔認爲這次交流非常有意義。他說,通過實地考察,杭州清河實驗學校幫扶團隊對第五協作區的校情有了進一步瞭解,找準問題癥結,明確幫扶目標,給學校發展和教師培養明確了方向。

5月中旬,埇橋區教體局將邀請杭州師範大學東城第二小學校長鄭君輝,杭州東城實驗學校黨委書記沈穎淼、校長童瞻等帶領管理團隊來埇橋區交流學校管理、團隊建設和項目化學習,組織專家講座、交流研討、學校診斷等活動,考察指導學校校園文化建設。

☞聚焦創新能力提高

——“走出去”放大教師培養能量場

構建開放、協同、聯動的高質量教師培訓體系,是2024年埇橋區教師培訓重點工作。埇橋區運用各種教師培訓優質資源,創設培訓機會,創新培訓模式,線上線下融合,走出去請進來並行,全面共享,精準共培,雲端共育,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埇橋區與上城區結對合作幫扶是一場教與學的雙向奔赴,對照上城區教育系統發展狀況,汲取上城區教育發展先進理念及做法,有針對性組織不同形式及內容的教育管理人員互訪、教育管理人員及骨幹教師培訓等一系列教育交流與合作項目。

3月14日至17日,埇橋區教體局班子成員帶領部分學校(幼兒園)校長赴上城區參加對接活動,組織4次座談交流,參觀6所中小學校,參加2場專題講座,共同探討高質量育人模式,探究新時代教育新發展內涵,探知教育引領方向。

4月22日,埇橋區教育督導教研第三協作區組織人員到杭州師範大學東城實驗學校考察學習,正式簽署“教育幫扶合作共贏”結對協議。考察組採取實地考察、聽取彙報、座談交流等形式,全面瞭解東城實驗學校辦學特色。雙方表示,將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推動雙方在資源共享、教育創新、質量提升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共同開創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5月初,埇橋區教體局組織部分學校校幹參加杭州市第34期小學校長任職資格班研修,通過系統化專業化的培訓,激發學校管理幹部的職業理想和教育情懷,提升學校管理幹部必備的政治思想素質、品德修養、知識結構和管理能力。目前,第一批次10人正在杭州師範大學參加培訓研修。

5月13日至5月21日,埇橋區教體局組織40名教師到杭州富陽銀湖書院、浙江省銀湖基礎教育研究院等地參加中小學骨幹教師綜合素養提升專題研修培訓。此次研修項目的核心是提升中小學骨幹教師的綜合素養,通過專題講座、小組討論、沙龍研討等形式,加強骨幹教師對黨的教育方針、教育政策以及新課改方向的理解;通過專題講座、實踐探索、互動交流等形式,引領骨幹教師全面瞭解學校的教學、科研、德育、信息化等方面工作的教育理念與實施策略;通過觀點報告、特色分享、經驗介紹等形式,促進骨幹教師深入瞭解不同學校在辦學理念、學校文化、培養目標、課程構建、課程實施、學生髮展等方面的特色;通過參觀考察、跟崗實踐、場館體驗等形式,體驗杭州名校日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流程與細節,提高骨幹教師實踐能力,感受杭州的紅色文化,拓寬骨幹教師的視野。

埇橋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體局局長劉運遠表示,將大力提高與長三角地區結對合作推進力度,立足自身實際,深度挖掘優質教育資源,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建立完善的教師和校幹隊伍專業發展機制,着力打造一支具有精深專業知識、精湛研究水平、專業指導能力、紮實培訓技能等重要品質的教師隊伍。

高繼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