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李願 北京報道

從歷史規律看,每年首個季度結束後的4月,存款會出現階段性的下降。而今年4月,在銀行業規範“手工補息”的背景下,這一變化更加突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據央行近日發佈的金融機構信貸收支統計表計算,4月大型銀行、中小銀行各項存款餘額環比合計減少44667.83億元,這一額度至少超過了近3年的4月大型銀行、中小銀行各項存款餘額的減少額度,2021年、2022年、2023年增減額分別爲-15627.42億元、-788.89億元、-10648.34億元。

綜合分析來看,大型銀行、中小銀行各項存款餘額大幅減少,一方面既有季節性規律,即每年3月存款季節性增長後,4月均迴流至理財市場等;另一方面也與銀行業近期規範存款市場尤其是“手工補息”的政策有關。

“擠水分”效應

央行此前發佈的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截至4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291.59萬億元,3月末餘額295.51萬億元,即4月人民幣存款環比減少3.92萬億元。分析認爲,這主要與存款季節性迴流理財市場、銀行業規範“手工補息”的舉措有關。

歷史數據顯示,2021年、2022年、2023年的4月,人民幣存款餘額分別減少0.46萬億元、-0.09萬億元(增加)、0.72萬億元,與存款類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變化趨勢保持一致,2021年、2022年、2023年變化額度分別爲-7117.58億元、2828.82億元、-4476.54億元。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峯分析4月存款數據分項指標表示,4月非銀存款減少3300億,同比少增6212億:一方面,債市走牛有效提振理財等資管產品收益率,1-4月固收理財近1月收益率中樞明顯高於國股行各期存款掛牌利率,“比價效應”下零售一般性存款加速脫媒,4月理財規模增長近2.5萬億,高於2021-2023年同期均值1.6萬億,實現超季節性增長;另一方面,叫停存款“手工補息”或推動部分企業存款資金流入非銀體系,增量信用擴張自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轉移,表內貸款投放擴張強度減弱,導致貨幣派生節奏趨緩。

測算4月理財規模環比增長約2.95萬億元,增幅遠超2018年至2023年的4月1.87萬億元的均值,大超市場預期,這背後是存款降息的推進和手工補息的全面禁止,推動了大規模的存款搬家,這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釋M1、M2的走勢和社融的瘦身。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也表示。

央行數據顯示,4月末,M2、M1增速分別爲7.2%、-1.4%;4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爲389.93萬億元,而3月末爲390.32萬億元,即4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0.39萬億元。

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表示,近期多部門對資金“低貸高存”空轉套利、銀行“手工補息”等現象的規範力度加大,過去相當一部分虛增的、不規範的存貸款有所減少,短期內有“擠水分”效應。

降低銀行負債成本

4月8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發出了《關於禁止通過手工補息高息攬儲 維護存款市場競爭秩序的倡議》(下文簡稱《倡議》),要求即日起,銀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戶承諾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權上限的補息。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當時第一時間進行了報道。

央行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也首次給予了證實。央行表示,4月,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發佈《倡議》,明確要求銀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戶承諾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權上限的補息,維護市場合理競爭秩序,強化存款利率調整效果,穩定銀行負債成本。

在規範“手工補息”對具體銀行類型的影響方面,多方分析認爲對大型銀行的影響相對會更大,也有觀點認爲會中小銀行影響更大。不過,從具體數據來看,並不能得出明確結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據中資全國性大型銀行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資全國性中小型銀行人民幣信貸收支表,進一步計算了大型銀行、中小型銀行在4月的存款變化情況。結果顯示,4月,大型銀行各項存款餘額環比減少41289.75億元,中小型銀行各項存款餘額環比減少3378.08億元,合計減少44667.83億元(注:存款類金融機構口徑包括銀行、信用社和財務公司)。對比過去3年情況可以看到,今年大型銀行各項存款餘額減少額更多,而中小型銀行各項存款餘額也首次出現了環比下降。

需要說明的是,央行在此表中,對大型銀行的分類爲六大行+國家開發銀行,而中小銀行是除大型銀行外的其他銀行。而市場一般將中小銀行定義爲城商行、農商行等地方法人銀行。劃分方式有所不同。

儘管無法明確規範“手工補息”對哪類銀行的存款變化影響更大,但可以明確的是,“手工補息”的規範無疑有利於降低銀行負債成本。王一峯表示,叫停“手工補息”對銀行是確定性利好,即便一些存款轉變爲其他形態,或者轉入“影子銀行”,對銀行體系而言是付息率的確定性明顯下行。

當前,繼續推動穩定銀行淨息差是確定的政策趨勢。不少近期銀行表示,一季度存款付息率環比下降,未來會進一步引導存款付息率穩步下降。如,5月15日蘭州銀行表示,今年一季度該行積極壓降高成本負債,調整負債期限結構,實現負債成本的持續下降,全行存款付息率下降30個bp;5月15日青島銀行表示,該行今年將繼續壓降存款成本,優化負債結構;5月17日蘇州銀行表示,截至一季度末,結構優化及定價下調共同推動存款付息率較上年末有所下降,該行將緊跟市場利率走勢,持續壓降高息負債規模,嚴格實施利率管控措施,藉助一體化經營整合行內外資源,拓寬優質存款來源,引導存款付息率穩步下降。

相關文章